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多元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4-05-09

陈军保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福州 350200)

“互联网+”环境引出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也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基于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它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教育的生态圈。因此,基于这种背景,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要基于国家给出的课程纲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最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的信息方面的人才。

1.“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并且领悟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计算机学习奠定更为良好的、坚实的基础,还能够让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有更多的方向和可能,并且它还能够整体提升学生的现代化思维,启发他们的编程思维,对他们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价值和作用。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也已经有了新的方向和路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教学方式的网络化、数字化及智能化发展,资源共享的实现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并且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实例化、形象化,使得他们能够自主地理解一些抽象化的知识,让他们更为具体地掌握一些较难知识的内涵,最终达成新课程的教学标准。

从宏观层面来讲,互联网技术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软件技术、应用管理、硬件设备等等,这些都属于互联网技术的范围。并且它也为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能。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桎梏,实现新课程的基本要求,让更为新型的手段顺利地展开预期的教学计划。还能及时地更新思路,以互联网为基础,整合教学资源,摸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新型教学手段,最终整体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2.“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2.1 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要掌握计算机语言。很多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掌握其实并不够全面,而且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涉及到了程序及编程,而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与计算机语言有着极大的关联性。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他们因为缺乏基础的计算机语言认知,所以对一些代码类、编程类的语言常常无法理解,最终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一直处于一种“低下”的状态。并且这一门课程没有纳入到中考的科目之中,所以很多学生也并没有引起重视。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一直都无法提升,学生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需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自信心,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并拓展相关的课程知识内容,达成高效教学的目的。

以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计算机的组装》时,其中就需要学生对计算机常见的硬件设备及其作用有一个具体、全面的认知。比如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显卡、声卡等等。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基本内容的理解与认知,教师便可以借助互联网为学生补充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向学生介绍这些常见的硬件设备时,还要对应给出具体的图片以及具体的功能和作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给出一些问题案例。比如出现了“蓝屏”、“花屏”、“死机”的情况,就可能是显卡坏了,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整体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活其学习思维,创新其意识与理念,让他们在学习中对计算机的组装有基本认知,并且还能够对应一些补充的内容,了解具体的计算机语言,潜移默化地丰富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最终增强他们的学习实效与能动性。

2.2 “互联网+”结合项目教学法强化实践教学。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不仅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能创新教师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的效能。这一模式的运用能够确定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课堂,以项目为中心,让学生基于项目去展开实践探索,引入相关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实践中将理论进行渗透与落实,获得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达成知识与能力素养双重提升的目的。

以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应用广泛的物联网》时,便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具体的项目实践方案。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智能门禁系统”。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让他们将器材进行串联及运用,接入物联网板块。在学生搭建硬件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提示,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其次,在学生搭建硬件并接入物联网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行编程测试,让他们写入代码并进行测试。这一部分应该要注重动态升级,要让学生进行动手调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最后,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完成项目,完成物联网门铃及智能门锁程序的代码编写和上传,测试它们是否可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创新,让他们尝试实现智能门禁的更多功能。比如密码、语音提示等等,甚至可以结合摄像头,实现面部识别等功能。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多元、综合运用,达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逐渐延展所学的知识内容,实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及运用,强化了实践教学。

2.3 “互联网+”融合微课教学法实现教学细化。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与微课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出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打破教学时空之间的差距,促进并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微课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根据微课视频内容巩固知识点,理解一些较难的信息技术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将整个教学细致化,凸显教学的实效性。

以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数据的分析与运用》时,就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将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录制。比如数据的收集、数据的保存、数据的整理、数据的统计以及数据的展示等等,一一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呈现。让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去展开实践探索。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出该城市一年中每个月的最高温度,并选择合适的图表去展示一年十二个月的气温变化,并尝试与往年每月的最高气温进行比较,撰写报告,并生成演示文稿,用PPT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结论。在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去展开多元化的数据分析。这样,能够让学生更为精准地解决相关的信息技术学科知。而他们在后续的实践中,借助微课来反复演示,引导自身展开相应的练习,也能够对数据的基本处理有深层认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数据处理效能,最终提升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达成信息素养提升的目的。

2.4 “互联网+”搭配翻转课堂提高自学能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借助翻转课堂来引导学生展开课外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实践,整体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化的学习与实践,和学生展开积极的交互,为他们答疑解惑,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这样能够极大程度地打破传统的教学桎梏,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实现学生对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针对重难点进行实践与探索,获得更为深层的理解与认知以及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激活学生的学习素养与能动性。

以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展评三维头像创意作品》时,这属于一个综合活动内容,是要让学生参与创作、展示、评价三维头像创意作品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建构三维模型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拓展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头像各组成元素所运用的轮廓绘制工具及其注意事项,然后根据这个长发女孩头像的创作步骤来完善作品,形成具体的作品成果。在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交流技术应用,总结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措施。在交流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新颖性、美观性、结构合理性的方面让他们进行自评与互评,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来落实对成果的创意表达,最终总结收获并优化改进。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刻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多元、有效互动。学生借助互联网来进行交互,能够提升他们的能动性与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提升他们课后学习的效率。此外,教师借助互联网将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评比,能够选出较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甚至可以让优秀作品的学生进行讲解,积极地拓展第二课堂,以此便实现了第二课堂的智能化与主体化,让学生成为了这一课堂上的“小老师”,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与讲解,这样也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掘他们的内在潜力。而不同的作品能够让学生讲解不同的内容与方向,能够带领其他学生回顾并整合所学知识内容,这样也能够整体增强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与质量。

3.“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课多元教学模式的总结反思

3.1 反思性教学,优化教学手段。针对于教师而言,反思性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一堂课结束之后,并不代表教师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还需要教师针对自己在这堂课上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及自我总结,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困境,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特别是在“互联网+”的环境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清晰地进行对比和反思,分析出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效力,找准优势与特长之处加以优化,逐渐延伸出更为多元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丰富自身的教学。所以教师在反思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要从学生着手,倾听学生的心声,要根据他们的表现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逐渐优化整个教学模式;其次,教师应该从同行入手,要积极地与听课、磨课的老师相互交流,能够抓住一些教学研讨的机会,找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教学体系,进而让自身的教学模式更为科学、多元、丰富和优化;最后,教师应该从家长层面着手,要关注家长的需求,要根据家长反馈的学生日常表现,分析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要积极地利用互联网实现与学生的课后交流与互动,最终优化自身的课程教学。通过这样的反思性教学,能够让教师逐渐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逐渐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最终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3.2 实践性教学,增强核心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展开实践性教学。基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特殊性,理论知识的充分掌握并不能全面地在信息技术学习中集体展现。实践才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着力于实践性教学,要积极地开拓相关的实践课程,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就可以在讲解概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料,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索,促进学生能够更为具体、全面地学习互联网知识,能够直观地了解互联网,了解互联网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及未来趋势。而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思维才将更为完善,才能够获得延展,最终达成他们核心素养提升与培养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教育环境背景下,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应该尽可能地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要力求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实现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展开多元化的学习实践,将理论知识渗透于实践,打破传统固旧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当前的学习内容中,以多元特色化的教学来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让学生能够成为具有较强信息技术能力的优秀人才。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实现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还能够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全面地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