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张景尧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蓝天幼儿园 山东 东营 257091)
游戏教学虽好,但在实践中,幼儿游戏的真实现状令人堪忧,平等、自由、想象、创造、不断创生等游戏精神的缺乏直接阻碍了游戏的开展。基于此,蓝天幼儿园以课程游戏化为理念指导,从幼儿的游戏出发,顺应儿童天性,捕捉儿童成长生长点,多角度、多方位拓展游戏活动,用游戏精神重塑教育观,在不断引导和拓展新游戏的实践中,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构建了“游戏+”园本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幼儿园教学质量发展的内驱力,而课程游戏化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游戏化的品质。因此,在课程游戏化改革势在必行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坚定学习的态度,重构自己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遵循“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为“游戏+”课程建构打好基础。
学训一体,提升专业素养。制定“新老互助、鼓励进修,加强培训”队伍建设目标,为教师量身定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确定菜单式培训计划。邀请小康轩、小梵高、情境思维游戏等专业教师来园手把手的教,与董旭花、许卓娅、专家团队面对面学;借助名师工作室开展研训沙龙活动,仅2020年就开展研训活动高达500余人次。
以研促教,倡导互助成长。在年级组教研基础上,成立六个领域游戏教研坊,以分级负责制的形式层层管理,采取分层教研模式开展教研活动,园领导引领全园大教研,保教处直领学科坊、年级组中教研,年级组长分领班级小教研和备课组微教研,逐步形成“骨干方向引领、团队研修支撑、个体自主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多元教研,提升综合素质。教师既是研究主体,也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我们转变观念,将课题组、年级组、学科坊、工作室进行一线式融合,将课题研究和日常教研进行内容整合,把握真问题,开展真实践、真研究,在实践中学、思、悟,不断优化教与学的方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了以东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研究”《幼儿园“游戏+”课程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统领下,《游戏背景下主题活动拓展与延伸的行动研究》等七项课题立项。
“游戏+”课程体系以游戏理念为统领,从多角度、多方位设置游戏课程,涵盖运动、学习、游戏、生活、家园共育和安全护航,依托课程超市组织一日常规活动,形成系统化、立体化的园本课程。
2.1 常规课程超市沉淀经典游戏。常规课程超市包括学习活动引领下的省编教材,游戏活动引领下的区域游戏、经典游戏和领域游戏,运动引领下的区域运动、自主运动、集体运动。截止目前提炼经典游戏48个,并进行了48个“老游戏新玩法”的创新,从语言、艺术、科学等不同领域创编216个领域游戏。其中54个益智游戏、54个语言游戏、54个音乐游戏、54个健康游戏。例如:在户外经典游戏中,我们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活动时间,通过老师们先玩,幼儿当小观众的方式。积极展开“老狼,老狼几点了”、“丢手绢”、“跳皮筋”等经典游戏,采取了角色转换、道具多样、丰富情节等多形式变换的方法,极大地调动孩子玩游戏的兴趣,也更加直观的学会了游戏的玩法、规则、及注意事项,让孩子们体验“老游戏,新玩法”的乐趣。
2.2 特色课程超市拓展活动载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开设平衡车、非洲鼓、小钟琴、围棋、小梵高、魔方、竹竿舞、小小科学家等特色课程。例如:通过班级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大班开展的年级特色活动“竹竿舞”,从班级推广到年级组,深得孩子们喜欢,从初级不动竿展示—初级动竿展示的层层递进,从单人展示—多人展示—集体展示的丰富形式,全面发展了孩子们自身灵敏、协调、弹跳等体育能力。再如:创设科技走廊,通过直观的操作了解水、电、风等比较抽象的科学现象,让科学游戏化、趣味化。多彩丰富的特色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特色课程带来的乐趣。
2.3 自选课程超市实现自主成长。根据幼儿兴趣与教师专长,开设户外自主游戏课程,组建社团式自选课程。先后成立非洲鼓、主题搭建、等5个社团。特别是利用周四的时间开设了投掷区、足球、小小CS等大中小16个全园自选区域课程。其中,户外自选区域中的“小小CS”,利用废旧轮胎、冲锋顶、打靶台等野战活动材料,丰富了孩子们的情境游戏,幼儿通过感知体验、交互合作、探索创造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钻、爬、跳、跨”等技能,真正在玩中发展了孩子们的身体技能。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了幼儿快乐成长。
2.4 零星课程超市实现经典传承。围绕国学、古诗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围绕经典绘本,开展分级阅读活动;利用碎片时间,创设有趣的手指谣、谜语、魔方等过渡活动。例如:魔方游戏,通过不同形体的啄木鸟、火山、汉堡等魔方游戏,让孩子们在其中体验集观测、动作、思维于一体的游戏过程,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发展幼儿的手部运动和脑部思维,促进幼儿游戏的积极性。零星课程超市实现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同步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课程资源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社会文化以及自然因素的总和。它既可能是课程内容的来源,也可能是课程实现的条件;既可能被幼儿直接操作利用,也可能被成人用来对幼儿产生影响。在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全员参与”指导思想,在为课程资源发挥最大教育价值提供思路,包含两个维度的涵义:一方面指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全程”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师幼以及家长“全员”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游戏+”课程以生活为根源。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全部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也就是说:一日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教育。“游戏+”课程以生活为根源,游戏之外的生活是游戏体验的主要来源。幼儿的生活需要和已有经验是课程内容的源泉和首要依据。例如,大班组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及自我发展需要,开展了值日生游戏活动,把值日生项目的设立、任务的选择、幼儿的分组等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并辅以奖励机制,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再如,小班组创生的自理游戏,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穿衣服、拉拉链、穿鞋子、脱鞋子自理活动与儿歌律动进行结合,使小班的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和节奏中习得巩固了自我服务的能力。我们认为,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对生活的需要和体验时,成人不能朝着功利的目的去干预,而是要在维持幼儿完整体验的基础上,和幼儿共同交流,使知识在体验中获得进一步生长的动力,回归于幼儿的生活。
“游戏+”课程以整合为体系。幼儿的成长是身心全面、整体发展的过程,课程的各要素要有机的统一和整合,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我们以“游戏”为枢纽,从游戏内容(五大领域)游戏方式,涵盖运动、学习、游戏、生活、家园、安全等多元因素,资源整合、计划评价等多层面有机联系,融会贯通,整合成课程超市的研究。例如:在大班数学5以内的加减法活动中,教师根据孩子经验设置“钓鱼区”,游戏中加入“答案盒”和“筛子”,孩子们可以用投筛子的方式确定得数,再钓取相应数量的“算式鱼”即可找老师核验计算结果,核验成功之后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金币。这种融入情境的游戏真正促进幼儿对数学知识的领悟;再如户外交通安全游戏,在游戏区域中投放了丰富的角色标志性材料和场景,有的小朋友当交警,有的小朋友当乘客,还有的小朋友是司机,小交警会检查开车的小司机,指挥交通,观察车距,开罚单,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我是司机,我要遵守交通规则。我是交警,我要管理路上的车辆,我是乘客,我要乘坐小车,我是加油站工作人员,我要为车辆加油……在这样的游戏里,孩子不仅仅只是认识了交通标志这样的知识,在游戏中增强了体质,锻炼了同伴合作能力、规则意识、知道了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始终将孩子们的安全牢记在心,希望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此外,各年级组还根据年龄特点创生了推小车、丛林速递、捡鸭蛋、兜兜乐、揪尾巴、爱的传递等亲子游戏,家长与孩子一起手拉手,回到孩童时代,一起感受童真童趣。以充满趣味的体育游戏和自己身体力行的行动,用热情和活力陪伴孩子游戏童年。
“游戏+”课程以自主为归宿。自主游戏是游戏化课程的灵魂所在,“游戏+”课程是生成与预成的结合,然而,即使是教师安排的游戏内容,也以幼儿的需要和要求出发,根据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兴趣点、困惑等随机调整游戏内容。惟有如此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就是角色游戏,他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从中自主扮演各种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推着小车带宝宝去买奶粉、游泳、看病等,或者在“厨房”里切切、洗洗、煮煮,过程中,我们把游戏开发的自主权交还给了孩子,给予了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再如,在沙水游戏中,有的孩子用小铲子把小桶装满又倒出、倒出又装满,用心的老师静静观察,发现他是在探索如何能够有形脱模,于是老师适时介入,引导幼儿把沙子弄湿更利于造型,这个孩子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经验,并开始了其他道具脱模的探索。自主化的游戏氛围和情境更有助于孩子更好的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办事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也丰富了孩子的想象与创造。
“游戏+”课程建构更新了教师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研究中,幼儿园将项目活动研发权交由教师,如何运用好自然资源、如何聆听幼儿的需求、如何支持幼儿深度探究、如何欣赏和接纳幼儿的表达。核心课程组引领教师梳理项目价值、把关过程实施、开展动态评估,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跟随自然教育思想而转变,她们尊重幼儿意愿,接受幼儿在活动实施中的猜想与见解,采取符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式,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和创新精神,努力跨越理论概念与实践行为之间的沟壑,与儿童游戏共生长。例如:“特殊”幼儿——扬扬的成长。扬扬性格比较内向且有轻微的自闭,在班级时从来不主动找同伴、老师聊天。基于扬扬的问题,教师会在角色游戏中重点追踪观察扬扬的一举一动,并寻求合适的时机给与鼓励和引导,并且引导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游戏,共同把爱和关注融入到游戏中,使扬扬的性格有了质的转变,更加专注、投入,也会主动去沟通交朋友,有了看得见的成长和变化;再如小班的“九宫格之谜”游戏中,班里个子最小的小朋友没有按照老师们设定的路线从一旁的爬梯爬上“九宫格”的箱子,而是开始了自己的探索,试图用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游戏。第一次,她尝试从独木桥(两个箱子中间的横板)处爬上去没有成功,第二次她尝试从“九宫格”的另一端倾斜板往上爬也没有成功,最第三次她选择用腿搭在横梯的空隙处终于成功了,而这种坚持、专注、耐力的品质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才能压实沉淀。在这样一个个班本化项目活动中,教师的课程观不断得到拓展,课程开发能力和执行能力日益提升。
“游戏+”课程建构促进幼儿自然成长、自由发展、自我实现。课程实施中,日常活动中幼儿记录的游戏日记、课程故事等,见证了幼儿学习品质、游戏水平等各方面能力发展、见证了幼儿的成长。幼儿在自发的探究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合作,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在对话材料、对话同伴中释放灵性与天性;在材料互动和工具操作中,尝试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表现,最终达成自我实现。
“游戏+”课程建构助推了幼儿园内涵建设和文化传播。课程推进中,“游戏+”园本课程建设,始终围绕“儿童中心”,支持儿童幸福成长之理念,把课程建设的思考、架构、实施、推进等当成幼儿园管理者对自身办园行为不断完善与优化的过程。各项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支持,相关论文、比赛中的奖项,见证了教师课程创生力、反思力以及专业力的发展。课程实施以来,幼儿园承办了多个大型活动并获得了多项荣誉,截止目前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区级教学能手7人;市、区级名师2人;开发区最美教师1人;开发区技术标兵1人;开发区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优质课一等奖1人;市级优质课、优课一等奖7人;市级安全优质课一等奖1人;区安全优质课二等奖2人;市、区级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课例二、三等奖6名;省、市、区提报案例、论文、课程资源21项;幼儿园被评为“教育融合创新新进集体”荣誉称号。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绩,更在思考不足和未来:管理力量经验不足、教师队伍年轻化……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而不缀,则未来可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