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赵婷婷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实验小学 江苏 苏州 215100)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设计传统作业的时候,一般是以每一篇为单位来设计作业,每一篇课文之间的作业内容关联性不大,这一作业设计理念与模式忽视了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的编排特点,没有将系统性、持续性学习的优势充分展示出来。在2021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指出教师教学要立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坚持以单元为整体来进行作业设计,实现教学的系统性推进,从而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教学成效。
1.1 单元作业的概念。作业指的是教师为了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或者为了学生掌握某一项知识而设计的问题,并且可以由学生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作业主要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课堂作业是为了推动教学进度,课后作业是为了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单元作业设计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以单元为作业设计的范围和载体,包括作业设计的内容、目标、时间等元素都要与本单元的知识点相适应,以实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推进。这里的单元作业既包括每一课的作业,也包括整个单元的作业,但是每一课的作业必须是在单元作业的体系范围以内,是单元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课的作业设计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阶段性的掌握语文知识,单元作业的设计目标是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的学习情况。
1.2 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特点。
1.2.1 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作业。在单元作业设计理念及模式下,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不能局限于每一课的教学范围内,而是要将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统筹起来考虑,从生字词的掌握,到阅读理解的完成,再到作文的练习,都必须要立足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这一目标进行细化,保证作业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存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特点。这样学生通过单元作业的练习,就能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提升。
1.2.2 围绕单元知识特点,系统设计作业。根据新版教材编排的特点,每一个单元所选择的作品无论是在题材方面,还是内容方面,或者是寓意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在编排的时候,这些作品之间也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在单元作业整体设计理念下,教师要跳出每一课的作业设计限制,立足本单元的知识特点,确保每一课的作业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而且能实现从基础到提升的推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这也是单元作业对高质量教学的助推作用。
1.2.3 围绕单元作品内容,科学设计作业。这里的科学设计作业包括形式上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容上要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单元作业设计既要突出课时内容和知识之间的难易层次变化,又要能符合分层作业设计目标;既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引导其从不同方向审视问题。通过以单元为整体,保证了作业的难易变化可控,确保了作业的形式多样化,保障了作业目标的多能化,这些也是科学设计单元作业的集中要求。这样小学生通过完成各种形式的单元作业,实现思维灵活性在运用迁移过程中逐步提升。
根据现有的研究理论,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三种,分别是基础性作业、整体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这三种作业与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搭建语文知识体系,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相适应,可以保证单元作业的高效实施。
2.1 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不是指的是以认识字词、默写字词、背诵课文为主的作业,更多的是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是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元素,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在这一类作业中要充分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这也是“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能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基础性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基础性的作业一般是在课堂上完成,如对教师新课导入问题的思考、对生活化情景的探究、对小组合作任务的完成等。通过这些基础性的作业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氛围,并借助问题来推动教学的进程。
2.2 整体性作业。作业设计的最主要目标是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到单元作业,是用来检验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小学高年级语文允许为学生布置作业,但是作业的数量要严格控制,很多时候需要用一套整体性作业来完成多重的目标,包括复习、检验、巩固等,所以,对整体性作业的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整体性作业的时候,既要融入课堂知识点的讲解,也要包括课后的巩固提升;既要能体现每一篇课文的知识点,也要能彰显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同时,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也养成了一定的语文思维,还有一定的探究意识与能力,这就需要高年级语文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的时候,要体现出层级性,要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作业需求。
2.3 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是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也是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体现,同时根据“双减”要求,不允许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单可以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单元作业设计中要融入一些实践性作业,作为基础性作业和整体性作业的延伸与补充,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力支撑。小学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在教学时理应重点培养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实践能力。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须重点培养小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时刻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可以有效拓展语文教学深度,再加上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可以在实践作业中有更多的思考、更深的探究,实现对语文知识更好的感悟与感知。
3.1 聚焦单元目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单元作业的最大特点是“单元”,无论是作业的形式、内容还是目标都必须要紧扣单元知识点,与教材中的作品内容高度一致,同时还需要兼顾每一篇课文,甚至是每一堂课的教学要求,这样的作业才能体现出系统性,才能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教材中的知识点,深刻领悟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单元作业是推进教学进度、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形式,所以,单元作业设计必须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以目标为设计导向,才能完成教学的要求,才能达到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才能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时候,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之美,能实现审美素养的培养,能在字里行间寻找到美的元素,能开启一段美妙的艺术旅程,而这些就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的时候一定要紧扣这些目标,可以有深浅之别,但立足点必须要是艺术之美。在本单元中,所选择的几篇课文都是关于艺术之美的,包括两篇文言文、一篇外国文学、一篇京剧趣谈等。对于单元作业,教师可以围绕“阅读与欣赏”这一形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文字的美、作品的美、意境的美,并且通过读写结合模式,培养学生写这一类题材作品的能力与技巧,同时能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去梳理作品的中心思想,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语言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作业类型的优势,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的时候要具体到每一课,并且课与课之间的作业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以保证学生能在循序渐进中掌握阅读的技巧,领悟欣赏的角度,从而实现单元作业设计的目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目标既有浅层次的字词掌握,也有深层次的核心素养培养,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统筹考虑,要能将所有的教学目标都融入到单元作业中,但也要避免题海战术,要确保作业的质量。
3.2 立足单元重点,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导向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等,能借助作业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语文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作业设计目标,这也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在素质教育以及“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的作业设计要能立足于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不能局限在做题得高分的作业设计追求中,能以完成作业为引领,实现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与认知。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时候,要立足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纵观本单元的几篇作品,都属于民间故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复述故事、创作故事。为此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的时候,要将这一教学重点贯穿到作业设计的始终。如在《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学习的时候,教师布置的作业是能复述课文,掌握民间故事的创作手法。在学习《牛郎织女》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所设计的作业是要求学生对这作品中的某些情节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扩写,为学生创作奠定基础。在单元作品全部学习结束之后,设计一篇民间故事的写作作业。整个作业设计紧紧围绕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通过系统性的推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实现了最终的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在以单元重点为作业设计导向的时候,要能将作业串联起来,在学生思考下一个作业的时候能充分利用到上一个作业的答案,这样层层递推,体现了单元作业的特点,彰显出单元作业的价值。
3.3 注重作业分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单元作业的设计上,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布置不同类别、不同梯度的作业题,然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语文知识基础、学习思路、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的作业,这样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提高了,也能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培养了素养,达到异曲同工的作业效果。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作业数量被严格控制,所以教师所设计的分层作业不能仅满足于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每一个作业都要具有很高的质量,要能通过不同类型的作业来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要能将更多的学习内容融入到一个作业中,以实现作业成效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时候,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对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有一定的认知,能初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也正需要建立积极的理想与信念。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以此带给学生更深层次的领悟与认知。为了满足不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以疫情防控为主题,设计一些作业,如写一写:给疫情重灾区——武汉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愿;赞一赞,向身边的人宣传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做一做,在家长的帮助下动手制作小区抗疫标语牌;画一画,用手中的画笔宣传抗疫小知识等。这些作业既有书面的,也有社会实践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实现对理想和信念的认识、升华,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与信念的初步确定。
对于分层作业,教师好要能进行分层评价,要保证评价的准确、科学,这样也能保证学生在评价中更好的完成作业,实现知识点的有效学习。为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的同时,也要能结合作业的内容及形式,来制定一个评价制度与标准,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尊重,也是单元作业设计实施的根本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优化作业形式及内容,尤其是要推进单元作业设计,通过统筹考虑、系统推进、可持续性教学,确保学生在单元作业的推动下,能减轻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成效。为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的时候能聚焦单元目标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能立足单元重点来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能注重作业分层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质,也能将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能获取更多自由实践和成长的机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