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生成

时间:2024-05-09

薛家珍

(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 山东 胶州 266300)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出现在教育领域当中。为了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质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教育部结合教育实际提出了“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的实施在教育领域掀起了革命性的变革,它更强调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构建起新型的教育教学结构,以促使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成长。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通过数学知识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唯分数论”、“教育不合乎实际”等情况非常普遍,这使得数学学科的教育和育人价值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研读新的教育要求,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打造出全新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通过教师智慧地“教”来带动学生智慧地“学”,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1.“双减”政策的实施价值

1.1 减轻学生家长负担,释放更多社会活力。大家都知道小学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学习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学习,最终能够出人头地。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各种各样的社会教育机构凭借眼花缭乱的宣传,吸引着学生家长的注意力,这些教育机构的宣传准确抓住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心理,家长对其宣传深信不疑。教育机构的存在不仅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而且还使得家长投入了大量的金钱用于孩子上培训班,大多数家长都存在这种行为,这导致其他没有让孩子上培训班的家长产生了焦虑情绪,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大部队”甩丢。因此,家长努力工作以期望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这使得家庭支出直线上升,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通过双减政策的实施,校外培训机构得到了规范化管理,更多家庭的消费支出逐渐减少,这些家庭慢慢释放出更多的社会活力,从而改善了整个国家的消费层次,这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积极意义。[1]

1.2 改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教师、家长、学生都错误地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然后上一所好的学习,在毕业之后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广泛存在,使得教育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学生与学生、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内卷”问题愈发严重。传统的教育环境导致我国教育发展受到限制,不仅家长感到非常辛苦,而且孩子还生活得非常疲惫,从长期影响来看,这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非常不利。在双减政策颁布实施之后,教育资源的分配越来越公平,对人才的评判标准不再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唯分数论”的情况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这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上承受的压力逐渐降低,“教育内卷”的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学生有了更多自我成长的机会,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得以顺利构建。

1.3 有效推动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回归本质。在此前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校外培训机构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大力追捧,导致各种优质的教师资源逐渐外流,学校教育发展受到限制。双减政策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对各种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该举措可以有效促进优质教师力量和教育资源向学校教育的回流,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让学生在学校中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平教育的发展,让一些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不会再为孩子上不了培训班而担忧。除此之外,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分配,家长不必再担心孩子能不能上得了重点学校,推动了教育回归本质。而且在学校教育中,对孩子的教育不再知识文化知识传授,各种技能、能力、素质和品质的培养愈发重要,教育的育人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更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为国家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双减政策自颁布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我国教育革命性变革,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

1.4 发挥教育育人价值,促进健康全面发展。教育原本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各种能力和本领,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育的育人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巨大的学习压力、繁重的作业负担、各种校外培训都压得学生“喘不过来气”,这不仅很容易令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小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出现厌学、惧学的情况,而且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2]国家相关部门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重要决策部署,推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充分发挥出教育的育人价值。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应试化教育、短视化教育等情况得到缓解,教育越发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和精神的培养,全面夯实人才积淀,最终实现人性启迪、思想启蒙和精神塑造。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成为彰显和谐性、独特性和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2.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与新课改不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各种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存在较大的问题,部分学校的数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能否形成相应的能力与素质。教师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目标,所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卷面成绩,对于考试中不涉及或涉及较少的知识往往一带而过,这不仅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而且不利于良好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难以充分发挥出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此外,教育目标的设定不能太过短浅,而应当着重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短视化的问题依旧存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于强调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成绩,这种不合理的教育目标设定,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品质,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2.2 教学手段不合理,存在极端情况。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各种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被教育工作者探索发现,并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教育教学当中。其中,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近些年人们热议的话题,借助信息技术的众多优势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拓宽教学范围,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很不合理,存在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完全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口头讲述和板书呈现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各种知识内容;另一种是过于依赖信息化教学手段,缺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的实际分析,不管开展什么教学活动,也不管是否真的为学生所需要,一味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学手段极端化的问题导致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陷入瓶颈,学生无法享受到教育改革的红利,甚至会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此外,不管选择哪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主宰课堂的情况依旧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法被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被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受限。

2.3 作业设计不科学,无效作业较多。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检查和巩固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并且促进已学知识内化为实际的能力。课后作业原本是辅助教学、促进教学的工具,但在实际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却逐渐发生偏移,部分教师陷入错误认知的瓶颈,认为作业数量越多,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越有帮助,所以会安排各种各样的作业。繁重的课后作业填满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处于心理和心智快速发展时期的小学生逐渐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开始以应付、敷衍的态度面对学习,导致课后作业逐渐无效化。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作业变得越来越多,这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作业设计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效果。[3]此外,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教师为学生统一安排作业内容,无法有效发挥出作业对学生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而且很容易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吃不了”的问题,导致学生成绩与能力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2.4 教学评价不完善,表面点评居多。教学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你真棒!”、“你做得很好!”、“真聪明!”等评价屡屡出现,而且教师在对学生做出这些评价的时候往往不假思索,这导致教学评价逐渐沦为一种形式化的举动,无法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关注,不利于教学评价积极作用的发挥。过于夸张的表扬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很容易让学生沾沾自喜而变得安于现状,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此外,数学教学中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大多时间都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这会让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无动于衷,无法让学生参与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当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内容表面化、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主体局限化等问题的存在,无法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与引导作用。

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生成方法

3.1 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增加课堂有效教学。“双减”政策的实施并不是为了减少学生的知识学习数量,而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更高效、更高质地教育活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育的观念,意识到双减政策的实施意义,并对教学方式展开探索和创新,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信息化教学手段作为近些年人们关注的热点,教师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进而生成小学数学智慧的课堂。比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章节的知识时,教师搜集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其整合在一起并制作成了微课短视频,以此帮助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直观地展示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方向和位置,降低了学生对平面图的理解难度。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教师通过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增加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降低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负担,促进了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地生恨。

3.2 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实现多元教育引导。双减政策颁布之后,各个学校将原有的课程安排进行了调整,设计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课后服务体系。通过课后服务课程的开展,教师充分运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育人活动,实现多元化的教育引导,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4]比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部分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计算方式,为实践性课后服务的开展打下基础。在课堂服务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到操场上探索、发现身边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对其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出相应的面积。在实际的测量和计算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该部分知识,对相关内容的掌握不熟练,教师便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多种形式课后服务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令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相应的本领,同时有效挖掘了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真正实现了“智慧”教育。

3.3 规范课后作业设计,体现作业教育价值。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对现有的作业体制进行完善,合理调控学生作业的结构,设计出与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规律相符的作业,充分体现出作业对学生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注重对学习习惯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坚决避免机械、无效、重复、惩罚作业,比如,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五年级的学生用于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这需要数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讨论,结合学情合理分配不同学科所占的比例。除了基本的书面作业以外,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学习完“认识正负数”的知识以后,教师为学生安排了基本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课中学到的知识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身边发现生活中的负数,学生在仔细观察、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温度计、记账单、天气预报等生活常见的情景中有负数的存在。另外,在书面作业安排上,教师采用了分层布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针对性作业内容,充分体现出作业的教育价值。

3.4 打造新型学习平台,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双减政策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运用,要求教师既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在家庭学习中遇到困难以后无法及时请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不理想。对此,数学教师需要基于现代教育手段,打造出新型的学习平台,使数学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拓宽课后服务的渠道,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例如,教师借助微信群、学校网站等方式,构建起具有本班特色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线上学习服务。学生在家里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请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而且教师会不定期在平台上分享优质的学习资源。通过对新型学习平台的构建,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引导学生完成高效地自主学习,既提升了数学教学效果,又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完善家校协同机制,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学校教育无法在脱离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完成育人工作,同样家庭教育也没有办法在脱离学校教育的情况下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两者需要相互合作,共同配合,形成统一的教育认知,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同行、同向,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完成学生学习和成长情况的双向反馈,从而实施更具针对性地教育指导。比如,部分家长认为“双减”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教师需要做好家长的心理建设工作,让家长明白双减政策的实施意义和目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对孩子的关注目标由学习成绩转移到良好习惯养成上,并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3.6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促进综合全面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调整现有评价体系,教学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引导,促进其综合全面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贯彻“以生为本”教育观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学评价涵盖范围,实现对学生公正、合理地评价引导。[5]比如,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积极参与到评价当中,教师针对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家长关注孩子在家庭中的综合表现,学生既要进行自我反思,同时还要相互进行点评。通过对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实现了对学生的客观公正点评,加速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全面能力发展,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生成打下坚实基础。

4.结语

总的来说,“双减”政策是教育领域中一场革命性的大变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重构传统的教学模式,生成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教育体系。在落实“双减”政策时,既要学习会做“减法”,又要会做“加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相关政策要求进行深入解读,明确双减政策的实施意义,反思目前教学中的不足,灵活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打造出全新的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