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注概念建构 构筑高效课堂——以《声音的产生》为例

时间:2024-05-09

朱春烨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江苏 常州 213161)

1.把握概念核心,建构概念基础

概念核心是指在教学中起到统领、主导作用的概念,抓住了核心概念就是抓住了教学的命脉,掌握了核心概念就等于掌握了知识的精华。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想要了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就需要制造声音。很多教师是盲目的让学生去制造声音,并没有把握核心概念中的关键点,进行有方法有结构的制造声音。

物体是声音产生的条件之一,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产生的可能。很多教师忽视了概念中“物体”这一关键,使制造声音的活动徒有其表,仅仅是为了制造声音而做这件事,没有目标,失去价值。制造声音,让学生发现声音的产生离不开物体,这个物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甚至是气体。这一环节,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铅笔等是固体;一杯水有了液体;试管可以吹,气体发声。

2.剖析教学难点,夯实概念本质

声音产生的另一个条件是振动,即概念中的另一个关键点。也是本课概念教学中的难点。

片段:

师:在上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了声音产生的条件之一是物体。老师讲台上有很多物体,怎么没有声音呢?

生:要吹、打、拍。

师:不同的方法有没有相同处?

生:互相撞击。

师:互相说明要有几个物体?

生:两个。

师: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接触的时候产生一个力。

师总结:物体受力后,动了,才会产生声音。

这个板块教师并没有设计活动,而是利用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认识到制造声音的行为与声音的产生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学生的已有经验提炼,上升,形成概念。

物体发声,需要振动。但这个振动的现象,学生是不注意的,是不能主动观察到的。第一步,要让学生认识到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动,所以让学生制造声音的时候,要用多种方法,这些碰、吹、拍等方法是让物体动起来的方法。第二步,物体动的方式是怎么样的?能不能看个清楚呢?教师利用橡皮筋和尺子,通过让学生弹一弹、拨一拨,听一听、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总结出物体发声的动是一种来回的,快速的动,总结出振动这一概念。

本课的概念教学是由一个个活动板块组成的,每一个板块依次凸显概念中的一个关键点,这个板块的设计就是帮助学生建构出,声音产生的另一个条件——动。板块与板块之间呈阶梯状,前一板块不仅得出了物体是声音产生的基础条件,还为这一板块的思考奠定基础。

3.完善认知结构,掌握概念内涵

初步建构出本课的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后,此时,学生的认知结构还不完善。橡皮筋、直尺的振动是直观现象,是很容易观察的到的,其他物体发声时真的在振动吗?

片段:

教师出示音叉,敲击,听到“叮”的声音。

师:音叉发声时在不在振动呢?同学们尝试一下。

生:敲完后贴在手上或脸上,感受振动;敲完后立刻放到水里,看到水花四溅;敲完后放在悬挂的球边,球跳起来。

师总结:有些物体发声时的振动,并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出来,但是借助其他物体就能观察到,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那么这个结论是否经得起检验呢?怎么让正在发声的物体立刻停止发声?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检验学生所学,并检验这个结论是否可靠。

片段:

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你能让正在发声的音叉停止发声吗?

生:让音叉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下开。

师:让振动的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会停止吗?大家来试一试。

生操作。

师:你是怎么做的?成功了吗?

生:用手捏出正在发生的音叉,声音立刻消失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音叉不在振动了,声音就消失了。

师总结:是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通过探究,本课的概念得到了完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声音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科学概念建构好之后,教师还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检验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情况,完善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知,丰富学生对科学概念内涵的理解,并能利用科学概念解决一些问题,做到既能懂,也能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观察、实验、设计、调查等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深化和完善。

科学概念的建构和完善要通过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形成,使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学生从实践中产生的,让学生能更加深入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同时,也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随着一次次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知得到深化和发展,逐步提高,逐步完善,逐步加深。在不同的阶段,教师要引导着学生一步一步拓展他们的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