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学习中的历史事件渗透

时间:2024-05-09

朱 娜 张 东

(1.陕西省镇安中学 陕西 镇安 711500)(2.陕西省镇安县第二中学 陕西 镇安 711500)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古诗文、近现代散文和诗歌的教学,教师通常是通过单独讲解的方式,解读与鉴赏相关语句和篇章,较少与历史事件相互联系,即便有些教师将课文与历史事件联系,往往也不够深入,导致教学内容比较困乏,趣味性不足,无法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延伸拓展,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结合古诗文等课文内容,渗透相关历史事件,通过提问加强与学生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与深入探究。

1.收集历史事件资料,制作课前预习学案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历史事件,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主题与相关内容,借助工具书与互联网等收集历史事件的资料,将这些文本、图片等资料整理起来,制作课前预习学案,并将其提前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借助历史事件资料,更好进行课前预习,为语文课堂的学习打好基础[1]。

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的《沁园春·长沙》,作为近现代诗歌,通过描绘长沙的秋景,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的经历,抒写对于国家命运的感慨,谱写了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教师可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1925年晚秋,毛泽东同志离开家乡韶山,奔赴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途经长沙的过程中重游湘江中的橘子洲,有感而发;1919年巴黎和会与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军阀混战等。对于《短歌行》这首东汉末年曹操所作的诗歌,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多样,从古至今有五个说法,比如第一个说法是根据苏轼所作的《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建安十三年末(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将历史事件的背景融入其中,辅助学生更好进行自主预习。

2.创设生动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深入探析

高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文言文,很多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这些文言文的语句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较大,对于高中生的古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文言文是很多成语和俗语的来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收集相关历史事件,或者是文本资料、或者是图片资料、或者是视频资料,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制作剪辑,形成电子课件与微视频。在课堂上运用这些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深入探析,并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具体的历史事件等进行解析和总结,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古文内容,提高古文学习的实效[2]。

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鸿门宴》一文,其中蕴含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秋毫不犯”“劳苦功高”“约法三章”等成语或者俗语,教师可以根据本文引入的资料有:《史记·项羽本纪》、《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中对于项羽失败的点评、电视剧《楚汉传奇》片段,结合以上内容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并说明这个历史事件:公元前206年十二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教师可以根据历史事件提出问题:根据本篇分析人物性格,项羽为何必然失败?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从项羽悲剧性格揭示其中原因。对于《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教师额可以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历史事件进行讲述,以此提升本课的教学效果。

3.布置课下学习任务,收集更多历史事件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更为丰富和更为详细的历史事件,辅助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下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相关课文,运用工具书、微信公众号、学习软件、搜索引擎等,收集更多的相关历史事件,并根据这些历史事件写一些读后感,在读写结合中提升语文学习的实效。

例如,对于古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历史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结合一些成语或典故,比如“秦晋之好”“退避三舍”“一鼓作气”“一鸣惊人”“毛遂自荐”“鸡鸣狗盗”“围魏救赵”“卧薪尝胆”“邯郸学步”“纸上谈兵”等,收集与整理其中的历史事件,写出读后感。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学习古诗文、近现代散文与诗歌,教师可以根据相关课文主题与主要内容,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工具收集相关历史事件,融入到课前预习学案、课堂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中,以此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