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9

崔长山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五中学 山东 东营 257231)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的理念,可以说是最早将生活化教育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生活化教育理念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引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研究。学生在初中阶段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更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

1.生活化教学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可行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中始终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初中生开展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在学生迷茫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为国家培养有追求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少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是对学生进行一味的说教和思想意识的灌输,它的着眼点在于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是结合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熟悉的环境、人物、事物出发,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又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要想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生活化教学是教师的不二选择。生活化教学使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和生活教育合二为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又不脱离现实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感悟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课堂知识的丰富又提高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认知能力。在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将很多社会现象、生活中常见问题都与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链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同时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最终打造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2.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生活素材扩充教材内容。最新版的《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从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上都已经取得了进步,但是理论知识的更新也是落后于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生活素材来扩充教材内容。道德与法治学科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要以推动学生自我学习为教学方向,教师通过将学生喜闻乐见的人和事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不仅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第七课《亲情之爱》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中关于“爱”的小故事,可以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爱,也可以是做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爱。学生通过对“爱”的故事的分享,可以更好的感受到自己家庭中的温暖氛围,同时对本节课的内容也会更容易深入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2 鼓励学生接触生活,不断丰富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在促进学生实现社会化进程,为学生日后走进社会积累经验,增长见识,是从发展的角度将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正确方式提前学习,提高对一些成长问题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所以,学校不是学生成长的温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接触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得来的经验和教训才更具备说服力。将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做好帮扶,构建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不同的知识讲解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真正实现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就一定要站在学生已有生活积累角度,深入挖掘学生的世界观。可以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如何理解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的观点,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宽容和反思的意义,通过小品的形式将宽容的故事演绎出来大家一起感悟,帮助学生养成宽容的好品格,反思的好习惯;教师以播放视频资料的形式,将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的现状展示给学生们看,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我们身边的污染、浪费现象,最终得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结论。总之,开展生活化教学会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会大大提升。

2.3 强化学生生活实践,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具备了走进生活的意识还不够,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并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因为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对课堂知识的延续和验证,可以增长学生的阅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室外开展主题为“珍视生命,爱护生命”的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爱护这些小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虽然很小,但也是一个小小的生命,我们要去爱护它们,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品格。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是教育的向前发展,教师应提高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专业度,将生活化教学的价值挖掘出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