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信息技术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高效

时间:2024-05-09

王 彦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林区第一小学 黑龙江 伊春 153026)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学生营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受到教学观念及硬件设计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形式比较枯燥、单一,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无法准确理解与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因此,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高效成为了众多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笔者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运用策略。

1.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想要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学生当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是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这样的教学教学方式无法将书本中的内容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1]例如,教学《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系列关于校园的图片,并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地方是哪里吗?”学生看到这些图片以后,注意力被吸引过去,然后教师又让学生用笔画一画自己的校园,并根据自己的作品来描述自己的校园。这样一个简单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顺利,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保证。

2.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覆盖面较强的学科,教师为学生传授的知识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大纲,还应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有了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对教师讲解的知识会有更充分的理解,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2]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寻找相关的拓展还是,在课堂上恰当的时机进行讲解,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填充。例如,教学《家乡产物养育我》一课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了一段关于各地特产的视频,很顺利的引出了该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对视频与书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了每个地方的特产,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此外,教师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视频,让学生意识到了珍惜粮食的意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扩展,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而更加饱满,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3.创设教学情境,巩固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书本中讲解的知识,大多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但由于学生的年纪比较小,经历的事情比较少,难免会有一些教学内容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的。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课堂教学效率会大大降低。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到相应的情境当中,以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3]例如,教师播放了两个小视频,第一个视频中的小学生非常讲礼貌,在公共场所主动排队,而且不乱丢垃圾,第二个视频中的小学生则恰好相反,不仅在马路上随意乱丢垃圾,而且在公共场所还大喊大叫。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学生的表情出现了细微的变化,观看第一个视频的时候,学生的表情是比较愉悦的,观看第二个视频时则出现了皱眉的情况。通过两个有鲜明对比的视频,为学生创设了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对讲文明懂礼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不过,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时候,教师应当从教学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更高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