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09

徐凤飞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学校 河北 秦皇岛 066500)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承接着小学与中学的关键内容。此外,初中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并且也是学生完善数学认知结构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做好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便成为教师所思考与深究的话题。教师作为数学课程的构建者,首先应充分研究教学内容,并及时发现数学内容与初中生认知之间的矛盾,进而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更加主动,还能够使学生发生学习态度、学习情感的积极转变,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

1.设置数学问题,激发探究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驱动力。同时,数学问题的设置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首先应落实“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设置数学问题,使数学问题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这样一来,既能够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数学知识,以此更新他们的数学认知体系,还能够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而帮助他们内化并吸收新知识,并帮助他们实现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

以“有理数的加法”为例,为了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并使他们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笔者首先结合学生的原有认知设置课堂问题,并提出:“在东西走向的马路上,小明从O点出发,第一次走5米,第二次继续走3米,小明两次一共向东走多少米?”这样的探究问题使学生本能地提出“8米”这个结论,但部分学生却提出了质疑,这样的思维碰撞便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于是,笔者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组织他们以这样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便能够分类讨论小明第一次与第二次向东、西行走的方向,进而总结、归纳出同号两数相加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情况,以此使每个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法则有了全面的理解。由此可见,设置数学问题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探究欲望,还能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从而达到启发他们数学思维的目的。

2.引入生活实例,塑造应用意识

数学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且初中数学知识与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同时来自生活,并最终作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师便可以借助数学学科这一特征,引入生活实例,并以生活实例为研究对象,使学生不断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所展开的数学学习活动更加“有效用”,又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所掌握的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

以“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为例,为了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以及中线,笔者首先通过学生身边的跳远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到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提出:“为了迎接阳光体育活动,同学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明和小花进行了跳远训练,如何测量他们的跳远成绩呢?”这样接近每个学生生活的问题便引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并使他们产生了学习需求。这时,为了探究这样的实际问题,便使得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探究行为。此外,通过解决这样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还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发挥学生思维的深度以及广度。

3.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行为产生的内部驱动力。对于初中生而言,只有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习活动的积极展开。对此,教师应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到首要位置,而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还能够给学生多种感知觉的冲击,以此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以“平面图形的旋转”为例,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构建情境,并展示“小风车”,并提出问题:“有风的时候,它会怎样?”随后,再次展示“转杆的打开和关闭”的图片,使学生参与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并引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使学生体会旋转的三要素,笔者以动态的方式呈现转杆打开以及关闭的简易图,以此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转杆的打开和关闭这两次旋转运动的相同点、不同点”,这一动态的视频给了每个学生视觉层面的冲击,并使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进而使他们总结、归纳出旋转的三要素。由此可见,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工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与行为,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方法,使教学的各个要素实现有机统一。而教学方法的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包含着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包含着教学设备、课堂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对此,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便需要充分挖掘教学的资源与工具,并将教学内容赋予生活化的特征,同时,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这样一来,既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使教学活动有效、有序的展开,还能够将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有效用。此外,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生为本,因此,教师还需要设计探究问题,并给他们思考的空间,从而使他们完成数学新知识的自主构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