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简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时间:2024-05-09

牛 伟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十中学 安徽 淮南 232171)

老师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渗透美育,首先需要拥有美育观,使得小学生能够在教材里感受美,从活动中学会发现美并且懂得欣赏美,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会缔造美,最终促进小学生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

1.促进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意义

新课改的纵深推进,让教师更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将助力他们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让学生具有发现美、欣赏美的心灵与眼睛,赋予孩子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更加重视教学创新,但施教重点仍局限于对学生绘画、手工制作等技能培养中,导致师生间沟通有限,美育渗透效果欠佳。只有发挥学生的美术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用多元授课能力,促进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才能体现学科育人优势、构建生动课堂,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关注美育渗透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2.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有效举措

2.1 培养孩子欣赏美的能力。从颜色入手的感知,只是审美的最初设置,并且在这样的一种基础上对于绘画中实际形象的理解以及认知,主要是从高层次欣赏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其本身要教会学生应该怎么样把绘画的相关技巧,还需要完成与美术相关的鉴赏课。在完成美术欣赏的同时,除了色彩对于自身情绪上的表现,很多事物也展现了画家自身的情感,因此,在鉴赏的同时,教师需要刺激孩子们自身的想象力以及联想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联想以及想象,才可以对画面的美感加以理解。诸如暴风雨,就好比很多文学巨匠擅用情景描写去完成对气氛的烘托,绘画大师在进行绘画作品创作的同时,也能够使用颜色和天气去去对画面气氛进行烘托。例如《蒙娜丽莎》的背景,展现出一种左高右低的情况,使得孩子们能够认真的观察,就会看到画面主体人物蒙娜丽莎以及之后背景和景物彼此之间产生的距离感;在对画作进行欣赏的同时,教师还能够适当的在其中穿插画家的生平,使得学生可以在绘画里感受到画家自身的性格,诸如梵高的《向日葵》,使得孩子们能够了解画家本人对于生命的一种向往以及热烈的感情。

2.2 组织较丰富的实践活动。其次,在新课程的导向之下,我们要在美术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美育渗透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关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有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能够吸引学生投入的美术实践活动。因为美术其实是一种图像化的语言,我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可以进行图像化记录,就像有的同学喜欢拍照一样,我们也大可以把图画当成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抽象化拍照。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有关美术的主题活动,动员全体师生或者甚至是家长也参与到其中来。美术活动的举办一定要注意两个主要元素,其一就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其二则是具有普及性。前者吸引学生或者家长等参与其中,而后者使得学生或家长在参与其中的过程当中拥有足够的参与性和乐趣。而这样的活动正是美育渗透的体现之一,它可以在美术普及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更甚者甚至可以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足够的兴趣,从而热爱美术,热爱美术背后的故事,热爱生活,热爱发现生活中的美。

2.3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最后,新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仅使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为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信息时代的授课方式极大地节省了教师投入的精力,与此同时却又极大地扩展了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补充的内容等。科技的运用可以说是上通古今,横贯中外,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以一种人们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美术能力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将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到更广大的世界,拥有更开放的胸怀,从而达到美育渗透和素质提升的效果。

结语

综述所述,美育,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始,其就渗透在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孩子们对于美的形象的感受,使得孩子们自身缔造美的能力得到提升,采取这样的方式使其朝着对孩子们帮助的方式让其可以寻找到生活中非常多的美好形象以及美好事物,同时使其能够形成一种非常美好的思想行为,帮助孩子使其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最终让这门课程所拥有的审美教化作用获得合理的发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