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苏轼的“东坡肉”

时间:2024-04-24

东坡肉,以猪肉为主要食材,成菜后“皮薄肉嫩,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是杭州最负盛名的菜肴之一,也是江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同时也属于川菜系。

关于它的由来,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宋元佑四年(1089),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任知州,见西湖长期未疏浚,“堙塞几半,水面日减,茭葑日滋”,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第二年,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还用挖出的淤泥筑成一条长堤,以便行人,后人称为“苏堤”。杭城百姓感恩他,听说他爱吃猪肉,过年时便抬猪担酒去拜年。苏轼收下后,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犒劳民工。家人误将酒与肉一起烧制,结果烧出来特别香美可口,大家吃后无不称奇,就把此法烹制而成的猪肉称为“东坡肉”。

事实上,东坡肉并非创制于杭州。据相关史料记载: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调任徐州知州。上任不到四个月,黄河决口,洪水围困徐州。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百姓为了感谢这位“父母官”,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故后人称之“回赠肉”。

而“回赠肉”变身“东坡肉”,还有一个“提质”过程,发生在黄州。宋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成了受监视且不拿工资的“犯官”,为了维持生计,只能节俭地过日子。当时的宋朝,从宫廷到民间,羊肉是最主要的肉食。对于猪肉,用苏轼的话说:“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就这样,猪肉成了苏轼家的备选食材。他还亲自烹饪,将经验写入《猪肉颂》,教百姓以此法制作,丰富了当地的餐饮种类。

不过,苏轼在徐州和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影响还只局限于当地,后来真正被叫得响的,是他第二次任杭州知州时的“东坡肉”。从此,这道菜就广泛流传开来,成了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并一直盛名不衰。

显然,在上述文字中,东坡肉只是作为一道名菜而存在。实际上,在它的创制、提质和扬名过程中,还贯穿着苏轼的民本思想和为政实践——他任职创制该菜肴的徐州,是因为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激怒了新党,受到排挤,于是请求出京任职,是继杭州、密州之后的第三站;他谪居提质该菜肴的黄州,是由于发现新法执行过程中的诸多流弊,便形诸吟咏,并在调任湖州知州时的谢恩上表中进行讽谏,惨遭弹劾,身陷“乌台诗案”,险丧命牢狱,最终被贬。他第二次到任让东坡肉扬名的杭州,是出于对旧党执政后暴露的腐败现象进行抨击,遭到对方诬陷,再度自求外调。

确实,纵观苏轼的一生,21 岁进士及第,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为官四十年,初仕三州、主政八州、贬谪三州,不管是王安石变法新党执政,还是司马光复古保守派当道,在新旧两党的夹击和构陷之下,政治生涯风雨飘摇的他,虽曾自嘲:“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但在朝中,不安于朝,敢于对皇帝直言,希望皇帝做明君,“不伤民财”;在民间,情系于民,“使君留意在斯民”,每为官一地,与民排忧解难。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大量文章和奏章阐述民本思想、抒发民生情怀,在屡屡上书无果的情况下,又以诗词创作表现百姓疾苦、反映黎民诉求。

正因为此,当我们面对已流传近千年的东坡肉时,不能只停留于它的创制、提质和扬名的过程以及烹制程序,也不能只简单地将发明者苏轼定位在“吃货”“美食家”上面,更应该与他作为政治家、思想家、文化大家的波澜壮阔的一生相结合,承载着苏轼那种“以民为重、顺乎民意、为民争利”的思想,穿越历史的长河,在这个时代焕发绚丽的光芒,让世人在品尝这份美味佳肴的同时,体味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