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4-05-09

黄英莲 卓秀安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科学,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对于学生而言具备一定难度,小学生思维意识相对简单,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经常遇见各种问题。在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灵活运用建模思想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均衡发展,是符合新课改的重要学习方法。

1.在小学数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的优势与意义

1.1 培养数学素养。随着新课标的实行,要求小学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完善以及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1.2 激发数学兴趣。在应试思维的影响下,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方式开展教学,课堂氛围枯燥沉闷,导致学生在被动接受中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入数学建模思想,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知识传授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容易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1.3 加强知识理解。小学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小学生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过度为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对一些数学知识难以全面理解。导致其学习较为吃力,容易消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在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将抽象而难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及具体化,符合当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模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重塑数学信心,消除学生的畏难以及厌倦情绪。

2.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2.1 创设生活情境。小学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教师在引入数学建模思想中,要注重结合当代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其创设具有生活元素的情境,进而拉近学生生活和数学学科的距离,促使学生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教材认识图形中"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图形作为具体情境,然后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通过常见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情境,帮助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回答问题,促使抽象的知识的简单化、具体化以及形象化。

2.2 加强合作学习。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存在差异,其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也各不相同,教师在引入数学建模思想中,要重视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入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探究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其通过取长补短形成建模意识,进而在面对数学问题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不断完善以及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知识点中,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先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且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授,要求每个小组通过成员合作,根据教师既定的方法和步骤,使用相关材料制作年历。在小组合作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合作,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概念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3 实现课外延伸。课外延伸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数学实践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引入数学建模思想中,需要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延伸充分结合,给予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平台和空间,促使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在知识迁移中应用建模思想,实现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均衡发展。

例如在学习"地毯上的图形面积"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可以以实际生活为教学出发点,根据图形面积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具有生活气息的问题,例如:电视机的面积、餐桌的面积、洗手间的面积等,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根据实物模型解决上述问题。以生活实际问题为引导,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建模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如果以传统的灌输式方式开展教学,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以及厌烦心理。在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可以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帮助其内化、掌握以及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其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