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李雪影
(贵州省绥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贵州 绥阳 563300)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达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目的。小学科学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启蒙课程,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评价方式,直接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发展结果。为此,深入分析与研究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众所周知,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种目标的引导下,过程性评价应运而生。过程性评价和以往所实施的传统评价不同,其评价功能得到极大程度的拓展,会将整个评价贯穿于科学教学全过程中。但是,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朝夕就能够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不能够较为单一,需要围绕三维目标来采取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成预设的素质教育目标。为此,小学科学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已成为教学的必然趋势。
以往的小学科学教学之中,老师的评价总是停留在课堂诊断层面,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学之中,老师的评价应停留在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层面。评价不仅在课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课外也会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这就要求科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深入思考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针对评价内容的全面化特点,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对不同目标、内容进行有效评价。
2.1 随堂评价方法。这里所指的随堂评价,即课堂教学中的现场观察。所谓的现场观察并不是指老师用眼睛看,而是有目的的关注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搜集与之相关的有效信息。每节科学课都是老师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有效时机,而想要提高实际观察效果,就需要老师将观察重点放于现象之中,这样能使老师对学生进行更为合理的评价。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将每个评价内容选用不同的侧重点,实施随堂评价,能兼顾到全班每位学生,自然能取得十分理想的教学评价效果。
2.2 整体评价方法。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是极难的环节,为此,这就需要老师灵活运用整体评价方法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价,可以针对学生完成一项作业的实际情况,或者从学生独立完成的作品加以判断。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便给教学时间紧凑的老师提出了难题,在有限的时间中让学生完成一些作业,难度是极大的。为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延伸性的教学,在每单元设计一到两个长期性的作业。通过对学生长期性作业完成情况,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科学方法与研究能力的运用水平,并且能达成拓展评价主体多样性的目的,让学生的思维在整体的评价中得到更好的发散与提升。
2.3 个性评价方法。小学科学教学之中,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而针对此就可以借助科学日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将个性评价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比如在教学教科版的《秋冬季的生物》这节课的内容之时,老师的评价就可以从课堂中解脱出来,将之延伸到校园生活及课外生活之中。具体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让学生对观察生物进行确定,然后对其观察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跟踪观察,并将观察内容进行及时记录,整理成为科学日记的形式,并以此来进行展示与交流。相信通过这样的展示与交流,加上老师的有效评价,能使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在反思中更好的优化自己,促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便是个性化评价的积极作用。
2.4 实验技能比拼评价方法。实验是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想要学好此门学科,就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数据分析能力,为了确保全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为此,在每学期开始的初期,老师就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验技能大比拼的内容,并将之告诉全班学生。相信通过这样的实验技能比拼评价方式之后,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总结等能力会得到完美的提升,能将教学评价本身具有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极为重要,老师针对学生评价之时,需要彻底从以往的结果性评价中走出来,从随堂评价、整体评价、个性评价及实验技能比拼评价等方面着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及学习素养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