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田军章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教师进修学校 河南 商丘 476000)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时代的发展也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关键就是要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要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就要全方位、多层面采取措施,从增强科研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科研实践、完善制度保障四个方面入手发展和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
思想意识的改变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改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科研意识是指人积极从事科学研究的心态,潜心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的求知欲。它是科研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指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有强烈的科研需求和内在动力。科研意识应当成为中小学教师思想体系中必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我结合很多名师如:李吉林、冯卫东、刘波、任勇、刘可钦等的例子,使教师们认识到是教育科研促进了名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一项要求较高的学术活动,搞教育科研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努力提升理论素养非常重要。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冯卫东说:“搞课题研究,我们一定要善于占有和学习有关资料及理论,要努力做到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陈垣教授所说的‘竭泽而渔’,把能搜到的相关内容一网打尽。平时理论积蓄浅,对于课题研究不利;但既然进入研究状态了,那么就乘机‘恶补’一番,我主张,要力争使课题成为一所‘教师进修学校’。”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教育科研能力的形成也不例外。一方面,研究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和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经过实践,研究能力才能不断内化、积淀。
3.1 大胆开展教育科研。由于理论水平低等原因,很多中小学教师对开展教育科研信心不足。为此,我利用各种机会给教师讲解什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为什么要开展教育科研、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研的关系、如何做课题研究、如何填写教育科研的申评书、如何做教育科研的开题、中期、结项报告、什么是教育科研的成果等知识,使老师们认识到教育科研也并不神秘。
3.2 持续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达到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需要持续不断地开展教育科研。为此我给老师讲了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第二幼儿园园长王茜、商丘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何迎春,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分别连续主持4项省市级课题,现在她们都已经成为了河南省特级教师的事例,鼓励教师持续开展教育科研。同时,自己也现身说法,从2011年到现在,笔者先后分别主持了河南省教科院课题《教育科研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梁园区教科所课题《当代名师成长路径的调查研究》、河南省教科院课题《新形势下创设良好中小学教育科研生态的问题研究》、商丘市教研室课题《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实际研究》等4项课题,通过持续不断地研究,极大地提升了笔者的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需要持续开展教育科研,在不断研究中提升研究能力。
要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能力,建立学校教育科研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告诉我们,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许多中小学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人治”特点比较突出,往往造成凭借学校领导和科研人员的个人经验来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运行情况,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随意性大,效率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这种情况的存在对持续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教育部王湛副部长曾指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利于创造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场所。
由于学校的性质、规模、地域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同,学校在制定教育科研制度时不应照搬某种模式,而应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本校实际需要的有鲜明校本特点的制度结构,如《课题管理制度》《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教科室、科研组长、课题组组长、课题成员职责》、《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百分考核细则》等。具体到制度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因校制宜原则,制度条例不于全、多、细,而在有用、有效、可行。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建立和实施,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教育科研能力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它是最重要、最具整体性、综合性的一种特殊能力,只有齐抓共管,持续努力才能不断提高,进而使自己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