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张玉方
(江西省清江中学 江西 樟树 331211)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阅读与写作教学多数是以分开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写作,大部分教师都只是每个星期安排一到两节课堂进行讲授,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当前,读写一体化教育模式已经在初中语文教学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为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新形式、新亮点,因此,提高读写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让读写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致目标。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其他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语文教育中都不能缺少。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好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首先,读写结合教育方式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相互渗透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写作能力,也就意味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其次,读写结合的教育方式会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进行充分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结构之间的互通性和可变性,从而促使学生将语文理论知识能力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将语文知识转变为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因此,读写结合教育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采取措施深入地应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 。
2.1 坚持读写结合教育的原则。
2.1.1 “以写定读”的教育原则 。“以写定读”就是指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坚持“读写一体化教育”的教学观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要求,依据各类文体写作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类似的课文篇目,并结合各类文体的不同写作特点对读写的结合点进行明确,进而让学生依据写作任务进行阅读的教学方法。“以写定读”教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各篇课文所属的文体和写作特点进行明确。(2)依据课文的文体特点对读写结合的点位进行确定,引导学生依据读写结合点体会课文的布局谋篇、立意选材以及语言表达等特点。(3)让学生总结阅读该课文后感想,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经历进行写作[1]。
2.1.2 “以读促写”的教育原则。“以读促写”就是指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以整体感知为基础,围绕着读写的结合点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教会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以读促写”教学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2)采取合理的方式对课文中的字词组合等基础知识进行处理。(3)把握读写教育的结合点,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4)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总结,以阅读促进写作,将阅读教学从原来的“文本内容解读型”转变成为“读写技能掌握型”,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1.3 “点点突破”的教育原则。“点点突破”就是指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单元作为读写的训练点,将写作训练落实到每个单元的精读课与略读课中,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与文体特征,在某一个课时的阅读教学中选择一个读写的结合点重点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获得语感,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2.2 将阅读与实际写作有效结合起来。写作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知识输出的过程,阅读是学生摄取知识,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想要通过阅读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不仅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之后还要不断实践。例如:学生读了一篇很好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仅主题鲜明而且结构巧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吸收这篇文章的营养,学生应该拟一个题目,根据题目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将阅读文章的结构框架运用到写作中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写作技巧得到有效提升。
想要通过直接的阅读而不将阅读与练笔结合起来就提高写作水平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要多读、多练,将读与练有效结合起来。
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素养以外,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阅读和写作时初中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进行结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