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李凤华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小学 广东 广州 510200)
校本课程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课程,同时,它也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校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到一些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对本校和本地区事物的了解和热爱。
培红小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多元发展和素质教育。培红小学身处岭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盆景资源。对于盆景的学习和观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红小学的校本课程《学盆景》的编写中,培红小学所选择的岭南盆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学校对该地区所拥有的四个盆景园进行实地考察,并聘请了专业的辅导老师,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学盆景》。顾名思义,这本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盆景知识的基础介绍,盆景的栽培方式,修建方式,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正确的观察和欣赏盆景等。由于该校本课程所面对的群体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为了增强趣味性,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插入了大量生动的植物图片等。同时,在课程的教学任务的设置上还包括了学生观察盆景的记录及学生对盆景的绘画展示等。总的来说,校本课程《学盆景》的内容设置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阶段和年龄特点的。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材,它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首先,小学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认识事物的黄金阶段,本次校本课程在岭南盆景知识的介绍方面很专业。因此,通过对这本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大概了解岭南盆景的起源、学习岭南盆景的意义。让学生学会区分和辨别不同的盆景,识别不同植物的特征,掌握欣赏盆景的基本知识等。在理论层面,使学生得到一定的进步。
其次,本次校本课程又让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盆景创作必须的知识,课程中介绍了岭南盆景创作的基本手法。这就启发学生对盆景创作进行一定的观察,从而有意识地把盆景创作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也是新课标背景下,实践课程的创新表现形式。
同时,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力以及学生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情况,校本课程《学盆景》就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有用的知识。
这本教材的内容编写能注意儿童的特点,基本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其中图文并茂,内容非常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具体的创新实践上,本课题会在这本教材的基础上,筛选并加入一些最基础且适合一年级学生兴趣和接受特点的内容作为一年级的试用教材。并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儿童的实践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3.1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一大动力。在本次校本课程的创新实践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对于学习参与度不高的学生,教师要主动进行沟通,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去,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3.2 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这就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进行本次校本课程的创新实践中,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活动内容,在活动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例如,在对盆景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中对植物进行观察,让学生自己记录所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并画出自己喜欢的盆景,在下一次课堂中进行交流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成为了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其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升。
3.3 注重学习成果的交流。在综合活动课程在,学习知识和探索结果并不是重要的目的。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们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通过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展示,学生就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反思,这就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学生通过聆听和观看其他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能够加深对本次课程的理解程度,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
总而言之,培红小学的校本课程《学盆景》的创新实践是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良好组织形式。本次校本课程的编写及开设,不仅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玩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收获到有用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