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金斌
中国鸟笼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各地因不同技艺特色而形成南北两派,北派流传于北京、天津、河北一带,以圆笼为主,款式大气、线条简洁明快;南派以苏杭为代表,玲珑小巧,做工考究,外形以方形、圆顶圆形为主,材质更涉及竹、红木、紫檀、黄花梨等等,工艺精致,一件好的满工作品价格不菲。到了清代,鸟笼的制作工艺发展到了顶峰,苏州各类竹雕高手制作出的鸟笼精彩至极。民国时,制笼大师乾荣的作品天下无双,现如今公认的“南笼泰斗”就数苏州的颜虎金了。
青柯村地处临安锦城街道西北10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群峰绵绵,满山遍野翠竹摇曳,大自然赐予了青柯村丰富的竹资源。在这方山塆里,从解放前一直延续到解放后,青柯村人一直有捕鸟的习俗。每每农闲时分,青柯村的男人们都会劈竹制篾,编织捕鸟笼,然后三五成群地上山捕鸟。他们会把诱鸟养在一个宽约70厘米,高1米左右的捕鸟笼里,挂到树上鸣叫。鸟儿们听到“同伴”叫唤,纷纷应声而至,束手就擒,之后拿到杭州、上海、江苏的鸟市出售,当时年少的江红星就是众多捕鸟人中的一个。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个人的到来,给青柯村做工粗糙的捕鸟笼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日后青柯鸟笼的转型埋下伏笔,他就是“南笼”嫡系传人颜虎金。一个偶然的机会,颜虎金来到青柯村,受到了村民来水根的热情接待,并在来家长住了下来。出于志趣相投,颜虎金把“南笼”制作技艺慷慨地传授给了来水根,来水根又传带出江红星、方新华、来炯炯等诸多“南笼”弟子。80年代后,捕鸟被国家禁止,青柯村的捕鸟人也漸渐地淡出“江湖”,捕鸟笼陆续束之高阁。江红星等昔日捕鸟人,纷纷改弦易辙开始潜心专研南笼的制作技艺,在他的带领下,青柯村昔日的捕鸟“猎人”,集体向鸟笼“匠人”转型。这一转型,不光使青柯人端上了新“饭碗”,更端上了“金饭碗”。2009年,江红星在青柯村成立起鸟笼合作社,2010年青柯村鸟笼制作技艺被临安市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凭借活态传承,青柯村鸟笼手工制作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收藏市场的一片叫好。
青柯鸟笼从选料到制作,再到抛光打蜡,共要历经20多道工序,小工艺100余道。光选材就很有讲究和苛刻,需选择海拔在500米以上、竹龄在5~7年、在不太肥沃的土壤中生长的质地硬朗的毛竹。而且,竹子的竹节必须在20厘米以上。选好材,拉下山,锯成约20厘米长的竹段,剔除两端的竹节,对剖后放入锅内,加入水和中药,煮沸数小时,脱水、杀菌、除霉,然后再暴晒数月,最后还要在阴凉处存放一两年,再剔除发霉、变形、虫蛀的竹子,剩下的这不到一半才能用来制作鸟笼。精雕细琢更体现在对笼门、笼脚、门花、围档和跳档等部位的雕琢工艺上,造就了青柯鸟笼“小巧玲珑、文雅秀气、美观耐用”的艺术特色。如今的青柯村,亦然成为了“南笼”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的传承基地。
鸟笼制作并不挑人,江红星说:“只要徒弟想学,喜欢,耐得下性子,沉得住气,都是学得好的。”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江红星一直教导徒弟们要慢工出细活,即使是他有近三十多年的手艺,也从不敢怠慢。江红星每天都要待在自家楼上的工作室里12个小时,制作一个精品鸟笼通常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在他眼里,每一件鸟笼都是艺术品,每一道工序都需反复推敲和打磨。
现如今,在江红星的带领下,鸟笼制作这项传统技艺不仅没有失传,还成为了产业,越做越大。他们遵循着“不开门店、不打广告、不批量生产”的“三不”原则,根据每位客户的要求个性化定制,让青柯鸟笼走上了精品化道路,让鸟笼实现了向“收藏品”甚至向“拍卖品”的转变,让“南笼”制作这门非遗传统技艺前景一片大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