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孙 睿
(上海市闵行区第三中学 上海 2011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指出“思辨性阅读”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质疑,多元解读。思辨性阅读有助于指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化分析的方法综述了2010年至2020年间发表的“思辨性阅读”主题教学相关文献,简要分析了“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的历史发展与趋势,同时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1.1 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文献库,分别以“思辨性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为主题词,检索“2010年1月-2020年4月”期间收录的文献,进行教育教学领域筛选后,对其中的196篇进行综合论述。
1.2 研究方法。一般文献计量化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是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的研究方法,一是基于一般的文献计量化分析对“思辨性阅读”文献量变化趋势、发文作者及其所在领域和影响力、文献资源类型等进行分析。二是分析关键词词频的共现知识图谱,对其研究热点进行解读。
2.1 基于一般文献计量化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1)文献量变化趋势及其分析。某个学科或者研究领域的发文量的历时性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发展速度等动态演进过程。本文对思辨性阅读研究文献数量的年份变化进行统计发现“思辨性阅读”文献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0—2016年期间,思辨性阅读研究数量缓慢增加,2016—2020年期间,研究数量大幅度升高,达到一年20篇文献的数量。可见我国语文教学领域的思辨性阅读研究,前期处于缓慢发展阶段,鲜有人关注,只是近5年的关注度有爆发式增长,这估计与“思辨性阅读”首次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被纳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这一大背景密切相关,但是总体来说,目前思辨性阅读的发文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是随着对新课标对“思辨性阅读”的高度重视和教学实践的深入,估计今后对“思辨性阅读”的研究仍会有一个持续的较大的增长空间。
(2)文献作者及其研究特点的分析。在某领域的研究水平及影响力,主要从发文主体在该领域相关论文的发行量显示出来。本文对发文作者进行了统计。
余党绪发表了9篇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文献,封杰、李梅兰、王建卿、林汇波、李晓娟、程丽波、季玲等人各发表了2篇关于思辨性阅读的文献,其余作者均只发表了1篇。作者最高发文量为9篇,说明关于“思辨性阅读”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群体,比如其对“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范式、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思辨思维、思辨模式等均做了较为全面的涉猎,呈现在此领域研究的“领跑”局面。其余研究人员对该问题的探索只是在单一的方面切入,虽然不全面,但是也对“思辨性阅读”的研究做了不同的补充。如叶润秋聚焦探寻合理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能力指向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李艳、张爱武将提高思辨精神的提高与整本书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建立了联系,强调批判思维审视语言文学作品并形成自己的语言和文学认识的重要性。今后随着“思辨性阅读”作为一种学科核心素养的出现,此领域的研究无疑将会在广度、深度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文献资源类型分布的分析。关于“思辨性阅读”的研究以期刊论文为主,有170篇,硕士论文20篇,博士论文暂时没有,学术刊辑4篇,国内会议论文2篇。可见,在文献资源类型的分布中,期刊论文依然是“一枝独秀”,但是其他类型也“初见端倪”甚至“渐成气候”,比如已经出现了诸如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聚焦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的专题会议,而在查询到的文献中有20篇硕士学位论文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思辨性阅读”的主题,特别是在近年呈快速增长趋势。比如仅仅在2019一年,就有6篇直接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密切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
期刊中,又以基础教育占比最重。高校和中小学都关注到了思辨性阅读,但二者在研究上各有侧重,高校研究较多的体现在硕博学位论文,从理论层面系统论述了思辨性阅读的概念、起源与发展、实施原则、实施模式、实施策略等,中学研究主要从实践层面分析如何将思辨性原理转化到阅读与教学中,并试图探讨形成“思辨性阅读”的教学模式。
2.2 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的研究结果与分析。关键词是文献研究主题内容最直观,最直接,最集中的表述,通过关键词的词频共现分析,可以获得研究领域的热点词汇和前沿。共现分析是将各种信息载体中的共现信息定量化的分析方法,用来揭示信息的内容关联和特征所隐含的寓意。
本文对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以及同类关键词进行合并归纳,将“聚合思维”,“心理过程”,“自主学习”,“认知冲突”,“反思性”,“能力培养研究”,“评判性”等高频关键词归纳为“思辨性阅读与能力培养”;将“教学实践研究”“文本结构培养策略”,“阅读策略”,“教学策略”,“思维策略”,“文本形式”,“阅读教学”,“文学范式”等关键词归纳为“思辨性阅读与教学改进”;将“普通高等教育”,“语文新课标”,“任务驱动”等关键词归纳为“思辨性阅读与新高考改革”。
因此,本文将进一步阐述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思辨性阅读与能力培养。思辨性阅读教学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从“反思性”“评判性”“认知冲突”,“聚合思维”无一不是通过思辨性阅读的深入和加强来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如:江南大学文学院吴格明在《语文教学应当倡导思辨性阅读》一文中,论述了思辨性阅读的必要性,以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人类理性精神,理性思维。
思辩性阅读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能力的培养。通过思辨性阅读促进教师成长为思辨的智者,促进教师成长为思维的启发者,促进教师不断反省自身,进而达到卓越的理想境界。如余党绪的《比教学范式建设更迫切的,是改善我们的思维》一文就指出教师不应该把重心放在建设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范式,更重要的是改善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探索阅读教学的改进之道。
(2)思辨性阅读与教学改进。一些教师探讨了思辩性阅读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路径,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提高思维层次。如陆亚明《一种思辩性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教学〈登勃朗峰〉为例》,通过引入马克吐温原著,引导学生从题目、句式、用词三个方面开展文本阅读,鼓励学生质疑、假设,培养思辨性阅读能力。
一些教师探讨了思辨性阅读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路径,通过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设计思辨性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如李会兰《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赜》,指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敢于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设计新型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
还有一些教师探讨思辨性阅读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途径,通过理论指导科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如高娟娟《solo分类评价法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建议》一文中,从solo评价法的五个层次入手,为思辨性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
(3)思辨性阅读与新高考改革。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和现代社会对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成为了当前阅读教学的积极有益探索。目前高中语文思辩阅读教学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如柳路涛《新高考影响下中学语文阅读现状及对策》一文,指出了高考的新变化,从高考语文阅读试题阅读量增加,试题涉及面广及思维改变等多方面讨论探究,提出相应对策。
3.1 研究整体进展缓慢、质量偏低,但后期研究明显改观。从我们选择的2010-2020的有关文献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研究整体处于缓慢发展期,这种现象在前期的研究中表现更为明显。近五年,随着新课标对思辨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和高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不断变化,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有了明确的能力指向,因而研究文献数量近五年有明显增加,在质量上也“水涨船高”呈现良好的精进态势。从总体上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研究文献依旧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研究偏少,整体发文量不高,十余年仅有196篇,但是这种状况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一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前期研究“萎靡不振”的现象已经有明显改变,这从2019年一年6篇相关硕士论文集中出现就可看出其研究的热度,依此发展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关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的研究将继续维持一个数量与质量双双走高的发展态势。
3.2 研究力量相对薄弱,中小学实践教学是研究的重要力量。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关于思辨性阅读的研究机构相对分散,没有形成核心的研究力量。各个地区研究均有分布、各种类型的学校均有探索,中小学教育是思辨性阅读研究的主要力量。但是中小学思辨性阅读研究成果大多局限于经验介绍,主要是从自身和学生的实际入手,结合课内外的经典文本,训练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同时,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中,提供相应的教学案例,以求去探索在高中课堂如何有效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发现,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支持和逻辑论证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因而更侧重于经验上的一种思辨,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发掘不够,关于思辨性阅读的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建构方面缺少详尽的论述。
3.3 研究学科分布不均,高中语文学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学界从不同角度针对思辨性阅读进行了研究。目前关于思辨性阅读教学,在各学科当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表现突出的是英语教学。受国外教学和国内英语教学的启发,语文教育界在2017年以后越发重视思辨阅读,主张将思辨的能力纳入到语文核心素养。但是长期以来,思辨能力作为学生能力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长期被语文教学所忽视。所以“补作业”、“补短板”,势必要成为语文教育界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方面的共识与行动,而这势必会带动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及其相关研究“热度”的提升。
3.4 研究内容相对全面,但应更深入地从多角度挖掘研究。关于思辨性阅读的研究主题,学者们围绕思辨性阅读的内涵、意义、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教学策略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建构,内容相对全面。但是目前关于思辨性阅读,学者的看法似乎并不一致,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还需要在探讨和争论中,达成更多的共识。同时,关于思辨性与高考命题的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思辨性阅读在准确的归纳和概括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注重对分析论证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检测,思辨性阅读教学该不该着手建设阅读的教学范式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继续深入讨论研究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需要我们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广度、研究深度等方面进行开拓。与此同时,随着思辨性阅读在语文学科中重要性和地位的凸显,以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未来思辨性阅读的研究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