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课堂讲题培优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9

叶小兰

(广东省茂名市第二中学 广东 茂名 525000)

引言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课堂。中学培优是优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选拔,也是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掌握数学思想才是掌握了学习数学的灵魂,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学生们才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进而能够主动并且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得到数学课堂整体性的提高。

1.初中数学课堂学生讲题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们采用“一言堂”的讲解方式,学生们通常都是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找到解题思路,学生在整个课堂都充当了听众的身份,之后学生们将课堂上所学习的解题思路照搬到类似的例题中,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数学课堂十分枯燥沉闷。因此,学生讲题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突显主体地位。学生们在讲题之前会提前预习,充分准备课堂的讲题环节,想要更好的在讲题环节表现自己。学生讲题环节能够让学生们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学生讲题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和教师需要仔细倾听,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点评,并且探究得出更好的改善方法,使得学生们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初中生有着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师让学生在讲题环节中探索,在讲中感悟,在讲中收获,学生在这些讲题活动中表现自我,发现自我,从而感受数学的丰富多样,尽情的去做探索者,研究者,挑战自己,展示自己。

2.初中数学课堂讲题培优的策略

2.1 通过微课视频做好题目预习。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们想要在课堂讲题环节有一个良好的表现。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们完成课前预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微课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重点突出,学生利用微课预习可以反复观看,并且找到解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出色的完成课堂讲题任务。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反比例函数》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看微课视频,将初中阶段所学的函数知识进行前后串联,帮助学生能够针对重难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在预习中明确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对知识框架做出调整。函数是在探索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内容和数学模型,学生们在微课中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分许过程,使得学生经历微课中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到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为之后课堂上的讲题环节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在课堂讲题环节能够根据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概念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以及题目中所需要的解析式。学生们通过这样的环节对知识点一步步进行总结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对知识点更加熟悉,并且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自己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2 通过小组合作丰富解题思路。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备课,一是教学设计,二是学情分析。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丰富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需要在讲题环节开始之前给学生们留出足够的小组合作时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可以互相借鉴,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小组之间的沟通合作使得学生们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讲题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的能力提升。教师在培优环节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便于学生能够在讲题过程中随机应变。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自己的讲题质量,并且培养了自身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了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之后,教师为学生留出一元二次方程习题,每一道一元二次方程习题都有许多中解法,但是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环节找出最简便的解法。教师给出例题: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6,如果把它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位置,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所得的积等于1008,求调换位置后得到的两位数。小组成员讨论找到解题的突破点,小组内探索得出最佳的解题方法,并且派出代表上台讲题。讲题的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设这个两位数个位数为X,则(10X+6-X)(10(6-X)+X)=1008,化简得到X -6X+8=0,有因式分解法得出X=2或X=4。学生们通过习题体会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性,深化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所学知识,提高了自身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2.3 通过分层教学挖掘学生潜力。教学分层教学模式不但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教学中地一种有效手段,在进行传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认真预习,由于学生层次和能力的不同,预习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但这不会对教师地教学产生任何影响。教师只要可以正确地把握层次和提问,根据学生们的基础不同,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就能够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基础,给部分学生布置较难的作业,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然后再分别把解题思路解说出来。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还能使学习变得更高效。另外布置的作业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阶梯式地增加难度。让学生们把自己会的题都做出来,会的越多做得越多。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培养,重视学生的特性,找出适合每个阶段的学生适合讲的题目,慢慢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学习都能够达到饱满的状态。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由易到难分为一到三个阶段,一阶段的学生理解并且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学会做简单例题;二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三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所有教学目标,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在学生们掌握了各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后,教师将三个阶段的学生分组,每个阶段的学生一起讨论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并且同一阶段的学生上台讲题,教师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秀品质,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将本节课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学生讲题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实际情况选择习题进行讲解展示,不会的知识点可以求助教师或者同学,提高自身的知识基础。

2.4 通过教师引导提高课堂质量。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中,我们要求学生要勤加练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知识以及内容掌握,但是在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下,这样生硬的学习方法早已被摒弃,不再提倡。这样的学习方法,只会让学生不能自如的将所学的知识在应用中体现出来。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更好地构建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可以通过经典题目的讲解和相近的变形题目的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可以在教育教学中,授予一些学生读题的小技巧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可以选择经典的题目进行讲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在此题目之上进行变形,引导学生的学习。采用这样的方法,便可以高效的让学生掌握此类型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了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讲题的过程中可以将图形和知识相结合。由于学生对圆心角的概念已经了解,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这类概念之余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将圆心角和圆周角进行类比,培养学生在解题以及讲题时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发散能力。比如在圆周角定理证明题目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等腰三角形的外角考虑问题,限时学生举手回答自己的看法,教师从中找到回答最优解的学生,为学生们总结出解题的关键性数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除此之外,初中生还处于对知识的认知水平,所以难免会在讲题时出错,由此在教师引导学生之前也要给出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解题技巧,为讲题过程做出更为扎实的思维能力基础。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应变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应变能力也是为初中生必须打好的基础,所以一直以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都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通常都是让学生做大量的计算题,以求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题海战术已经不是数学教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选择了,教师可以凭借课堂上多种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而不是一味的靠刷题提高数学成绩,使得学生能够在讲题的课堂中找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