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09

黄 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 广西 横县 530300)

情境教学法在课上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效率,促使课堂活动变得精彩有趣。作为课堂活动的制定者,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明确情境教学的作用,并在备课期间,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恰当的情境类型,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帮助其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授课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出的一种特定的氛围,在这个学习氛围内,学生可以有效感知文章的人物、情节和情绪色彩,从而积极调动自身情感力量,因其共鸣,并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从而积极展开思考活动、探究活动。总之,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在于,可以使学生巧妙地开展自主学习,并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了解所学知识。

2.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及原则

2.1 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情境教学法类型多种多样,形式也不尽相同,在语文课上的灵活应用,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原本沉闷无趣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趣味盎然。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一个各方面正在发展中的状态,在不同情境氛围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变得活跃且灵动,能够产生交流动力和探究积极性,这样的语文课堂,将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能够切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对知识的探索兴趣更加浓厚。[1]

2.2 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当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启发,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并展开自主交流活动,从而获得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兴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探究,从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3 能够提高师生间互动效率。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课上,需要教师多引导,并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机会,并加强师生间互动效率。情境教学法下指导的小学语文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更多,无论是对话交流、情境表演还是实践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2.2 情境教学法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学习,促使其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并提升思考能力,因此,在开展授课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具体情境,来启发学生进行多样思考活动,同时为学生架构其一道知识的支架,促使学生能够遵循教师的引导思路,开展探究活动。[2]

(2)愉悦性原则。该原则根据认知活动带有体验性和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有关而提出。环境影响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能够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提升其思维能力,使其能够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增强综合素养。对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遵循愉悦性原则,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保持对语文的轻松心态,积极开展学习探究。

(3)适用性原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下发落实,教师越来越重视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同时,新课改强调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要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双延展,因而,在制定情境教学方案时,要遵循适用性原则,一方面要使情境内容向着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延展,另一方面还要适用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3]同时,教学情境还要适用于语文课堂,以便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1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丰富交流情境。交流活动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必要环节,通过语言交流,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积极参与其中,并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此,教师要紧密联系所学内容,找到相关的话题,促使学生能够打开思路,畅所欲言,点燃情感,从而有效提升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度。

比如在学习《猫》这部分内容时,要了解到,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老舍先生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4]为了营造热烈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出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同学们,你们有喜欢的动物吗?你能为其他同学介绍介绍你喜欢动物长什么样子、有什么性格特点吗?“动物”这个话题,能够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很多同学家中养着小动物,对动物的熟悉和了解比较多,通过引入相关话题,可以让大家理顺思维逻辑,组织语言,展开交流活动,在促使学生开展说与听这个过程中,能够帮助他们调动内心情感,增进对动物的喜爱度。在听完学生的发言后,教师可以继续说道: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对“猫”尤为喜爱,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笔下,去看一看,在老舍线上的眼中,猫是什么形象的?又具有哪些性格特点呢?

3.2 运用信息设备,创设趣味艺术情境。本文所说的艺术情境,包括图像情境、音乐情境和视频情境。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图画能够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受到冲击,并把枯燥的课外内容形象化。多彩的音乐情境能够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曼妙的学习氛围,使其内心情感跟随音乐基调而变化。精彩的视频情境包括影视剧、影像资料等等,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下,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认知、拓展资源,从而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以《七月的天山》一课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教师可以让教学活动变得多彩有趣。单纯地文字讲解难以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心共鸣,对此,教师可以上网搜集一些有关“天山”的风景图,使学生们看一看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比如:高大耸立的雪峰、五彩缤纷的花海、郁郁葱葱的树林等等,当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些美丽的风景,更能够产生视觉震撼,提升对美好风景的热爱。[5]

小学教材除了景物散文,还有很多著名诗歌,比如在学习《山居秋暝》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与之同名的歌曲,霍尊的《山居秋暝》。歌曲将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赋予了美妙的韵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跟随旋律和节奏,缓缓走入诗词意境,从而有效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音乐情境和图像情境为学生的课文学习活动增添了浓厚的艺术色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达到拓展资源、丰富认知的目标。比如在学习《开国大典》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选取影视资料,使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感知开国大典时的盛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3.3 善用角色扮演,创设生动表演情境。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指的是让学生把自己带入到文章中,也就是“我”是文章中的XXX,并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再现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代入感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尤其是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看到学生年龄尚小、知识经验不足等特点,在一些问题的理解上,可能会存在阻碍,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吸收效率,可以使学生将自己代入文章中,并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以《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为例,其中有“负荆请罪”“渑池之会”“完璧归赵”三个故事,而且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如廉颇、蔺相如、秦王、赵王等等,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的表演情境中。当学生能够通过语言、神态、行动来展现故事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其对文章的记忆度,理清课文的脉络,并加深对人物的感知度,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在学习到《小柳树和小枣树》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带入表演法,使学生们将自己带入文章中,分别以“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个性和语言,来完成课文阅读,凸显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通过引导学生置身表演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

3.4 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这些语句,充分表明了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看到,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并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使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时,在开展授课活动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调动自己的生活回忆,想一想,之前的出游经历,有没有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胜景区,可以介绍给自己的同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们对自己的生活片段加以组合,然后在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学习,感受作者在爬天都峰时的所见所闻。不只是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在进行“生活万花筒”这一主题的写作时,教师也可以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的趣闻趣事和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真正使其感受生活的百般姿态和各种色彩,并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然后再进行拟题目、列提纲等写作活动,从而让文章内容更加有血有肉。

4.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学习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紧跟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相关要求,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和教学理念,并制定有效活动方案,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促使教师的授课活动更加顺利流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