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初中物理教育中由点及面,发散拓展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9

龙 云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初级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初中物理课堂的知识,相比高中及大学课程也是一样自成体系的,力、热、声、光、电磁、原子物理一样不少,只是对学生要求的层次相对要低一些,理解可以是初步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物理学框架,在课程体系上有相当一部分课型是概念教学和物理应用教学,例如声音、压强、功、能等。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是学生建构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点的学习,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展开拓展,立足于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向内挖掘物理知识意义,向外拓展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提升对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概念和规律从点的知道了解展开成一个知识面的理解学习,从而达到由点及面,发散拓展。

1.课型理论依据

首先,建构主义的先行者皮亚杰提出儿童学习过程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教学中不能忽略学生以往的知识框架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最近发展区,创设合理的情境对新授的知识进行有效、丰富拓展,帮助学生建构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框架。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学上避免机械重复概念和规律,重点挖掘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应用相关知识,学以致用。其次,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关于物理核心素养要求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经历物理知识概念的建构或实验规律探索的过程。并且在课堂设计中融入学生生活,适应时代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拓展,这样物理学习才能将书面上的概念点拓展到实际中的知识面,最终建构起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物理知识框架。

2.课型上课模式

“由点及面,发散拓展”课型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有些课或片段的知识,学生在上课前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已基本形成,比如讲授《快与慢》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提问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呢?这时要引导学生用路程除以时间,得到的比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越快,反之越慢。像这些课或片段学生在课前已基本建立了概念,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展开讨论。比如对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进一步学习,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是什么?不同运动形式的v-t图和s-t图的特点,如何计算平均速度?这类课一般只是课中的某些片段,但是这个片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一般也是难点。为了更好地对物理概念、规律、应用发散拓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激发学生内驱力,该课型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或与生活中应用有一定联系性,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了解生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了解生活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生活中关于质量的测量等;其次,注重利用互联网信息,生活中获取的信息比较有限,网络中相关的物理涉及面更广,知识深度更深,事例时效更强,媒介更丰富,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提前学习和拓展,但同时也要注意对网络信息的甄别,例如:《电能产生》这节课中,电池种类和发电类型的学习,《神奇的眼睛》眼睛视物原理和透镜应用等;再次,注重发挥小组合作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概念还是规律从点到面拓展,依靠个人力量会比较单薄和片面,此时小组合作讨论尤为重要,无论是对于知识点面的补充还是条件判断、事例辩证都会使得发散拓展更加完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例如:对做功条件的判断,力的三要素对力影响等;最后,注重体现梯度延伸,课型设计推进时既要考虑拓展广度和难度逐次递进,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层面,保证学困生吃得到,学优生吃得饱。这类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该课型一般上课推进模式为“前知,中拓,后用”。具体为:课前,教师学情分析——学生知识储备;课上,物理量——内涵与外延分析——拓展延伸;课后,巩固训练——应用与测量。

3.典型课例

如八年级《做功了吗》发散拓展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学习了杠杆和滑轮2种机械,知道机械工作基本原理。课前任务: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机械工作过程和利用网络查询做功的信息。课堂流程:上课后教师给出做功的定义后,(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做功条件判断的讨论,教师适当给予引导纠正;(2)根据学生生活举例进行是否做功判断练习,总结三类不做功情形;(3)让学生自主汇报功的符号、计算公式、单位、物理意义,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4)应用公式计算定滑轮提升重物做功;(5)拓展至身边其他机械做功计算;(6)课后布置加强提升训练,学以致用。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功的概念是全新的,但是前面有学过基本机械使用以及学生生活中有一部分机械使用经验的前知识,学生理解起来相对难度不大,所以本课教学中功和做功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讨论大部分可以交给学生以自主或小组协作方式进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深化的作用。

4.总结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物理学框架,在课程体系上有相当一部分课型是概念、规律教学和知识应用教学。对于这类课型,教学上要注重由点及面,发散拓展,帮助学生建构物理知识框架,由学生已经知道的一个生活现象拓展总结出一个物理规律,或者是一个物理公式,形成一套完整而又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再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加以运用和拓展,学生对原有的物理观念有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认识,最终实现从物理到生活。上文就“由点及面发散拓展”教学模式“前知,中拓,后用”进行了论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