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4-05-09

周 静

(新疆博乐市第八中学 新疆 博州 833400)

1.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预习,巩固旧知识点

首先,对于全等三角形来说,初中生并不陌生,所以在要求学生预习新知时,不需要将重点放在对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上,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概念,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认知,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对身边的事务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对此,教师可以提前对《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内容进行认真研读,明确预习任务,并将预习任务通过微信群、QQ群等发给学生,学生则可以根据教师整理的预习任务向导去完成预习作业,从而为新课的有效开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帮助学生巩固旧知,如在《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反馈的情况录制微课小视频,这个微课小视频既可以是课后练习题的讲解,也可以是全等三角形性质、对应边、对应角等知识点的讲解,目的就是为了在课后当学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能够通过选择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相关微课视频进行重复观看,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

虽然《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的内容并不难,但是涉及到几何图形多少有一点抽象,所以,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抽象画,如,上网搜集动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动画演示视频、相关图片以及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并将其进行筛选和整理后制作成PPT课件。这样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在《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的讲解中,可以不从概念的讲解入手,而是引导学生先去判断怎样的图形才能够被判定为全等全等图形入手,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图形,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全等图形,若不是,为什么。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图形重合的动画来让学生明白要想判断两个图形是不是全等图形的时候,只需要将其平移在一起,并能够完全重叠在一起的图形就是全等图形,若不能则不是。

在整个动画演示中,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总结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并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全等形就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最终推理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教师还要优化教学手段,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探索。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展示除三角形以外的其他不规则图形——树叶、国旗等来演示重合的过程,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移动的效果得出——全等形包括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两个图形在全等的情况下,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相同等结论,这样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更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够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信息技术梳理知识脉络,提高解决能力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已经在学生的预习和自主探究阶段掌握的差不多了,在这一情况下,教师仍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来说一说什么是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这一过程教师不需要直接说出概念,而应该让学生自己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观察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总结出概念——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其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为了验证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当学生总结出概念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全等三角形——△ABC和△DEF,并让学生自己写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知识点,并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自己梳理的知识点脉络图,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展示的内容对自己的知识点进行修改和完善。

总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教师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的融合问题,从而科学合理的发挥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