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韦启斌
(贵州省望谟县第五中学 贵州 黔西南州 55230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美术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教学中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新一代接班人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汲取艺术精华,在美术领域学习传统文化,掌握文化知识。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国,拥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领域。可想而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提高学生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初中阶段是学生比较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一些学校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更认为美术阻碍学生的学习,因此没有设置美术课程。学校应重视美术学习,设置美术课程,并在其中渗透传统文化。
2.1 西方文化的传入。不少学生报有课外兴趣班,美术方面主要是素描、油画等,中国传统的国画较少。相较而言,西方的素描既简单,又有独立的机制,而中国的国画缺少特有的机制,人们往往认知较少,兴趣较低,不够重视。
2.2 不了解传统文化。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要说起传统文化,大部分教师也不是很了解。有的教师虽说是美术专业的,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也不多,甚至有的教师并不是美术专业出身,对美术的理解仅限于课本,不能将传统文化与美术融为一体提供给学生。
为了加大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要集体讨论,研究文化渗透的策略,把学生带入课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探索文化知识。美术教学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加大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
3.1 国画课程进校园。我国以往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的教育模式封闭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因此,学校不光要开设美术课程,还要加开国画课程,邀请专业教师对美术教师进行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国画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兴趣。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及文化在我国的全方面普及,学生必须全方面发展,学习、了解东西方的艺术,为今后在艺术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美术课程增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理论知识与艺术水平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学校对美术的重视程度,根据国家的具体要求调整教学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美术。在美术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劳逸结合。美术是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求艺术的快乐,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的一门课程。
例如,美术课程应由每星期一节增加到两节,一节课是实践学习,另一节课主要是传承传统文化。但课程如何分配一定要看实际情况,要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劳逸结合,激发起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提高审美能力。
3.3 增加美术实践活动。生活中处处都是艺术。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开发自己的思维,加强创新意识,用发现美的眼睛创新艺术,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走进艺术生活。
例如,教师可带领全班学生去操场观察写生,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认为有趣的事;去参观博物馆,用眼睛记录,回来后创作;去有特点的地方,记录生活;还可以用画笔记录节日活动,中国传统节日的创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文化要面向世界开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国的文化特色。在课堂上增加传统文化,就是要让学生重视在美术中融入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明白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世界发展同在的,对学生的思想境界、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应大力提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认识民族文化,让学生为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感到骄傲,进一步理解文化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和爱国之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做到的。教师要重视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坚持传统文化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重视美术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起到榜样作用,让学生主动探求美术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