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组合作构建初中语文探究课堂

时间:2024-05-09

孙凉菊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第三中学 安徽 庐江 231500)

新课改得到了深化发展,而核心素养也已经逐渐地融入到了课堂的教学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也需要顺应教学的形势在教学的方式上有所转变,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独立的思考,完成相关学习内容的探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本文针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形成更好的探究式语文课堂。

1.建立小组合作的基本原则

小组合作的这种学习模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生小组划分的时候要能够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考虑到整个小组的水平均衡。另外教师在对整个班级进行分组时,要确保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水平相当,如果每个小组的差距过大,就会导致一些小组对于活动的消极态度的产生,不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无法正常的开展小组合作。而且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能够把性格不同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内,这样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不至于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太过于活跃而导致教师不能够很好地控制和维持纪律,也避免了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太过内向,整个小组比较沉闷,失去了合作的意义。所以在教师进行小组合作的教学中应该明确小组建立的一些基本的原则,对小组进行合理地划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落实小组合作,发挥小组合作的真正作用,打造探究式的初中语文课堂。

2.小组合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 课前小组合作预习。很多的教师往往习惯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其实在课前的预习环节中也是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而且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资料的搜集整理,也可以让学生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质疑或者是问题。通过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先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能力,也提高了预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给学生提供预习的学案,让学生进行组内的合作预习。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找出文章的主要人物,找出和藤野先生相关的事例进行提纲的撰写,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每个小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时候小组就会针对于这篇课文进行分析和学习,通过完成布置的任务,其实学生已经对整篇课文有了自己的一个认识和理解,这对于再次走进课堂进行深入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课中小组合作讨论。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能够自然地将其和教学的内容进行结合,真正地把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目标进行融合,让学生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同时教师也要在学生的合作中充当好指导者的身份,要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交流和学习,唤起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时,第一则新闻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生对于这则新闻的题材和内容都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时候进入到了品读的环节,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三路大军渡江的一个情况,就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然后对渡江的情况进行一个复述。通过这样的一个小的比赛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3 课后小组合作实践。语文教学中课后的实践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应该重视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课后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部编版的教材中其实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或者是口语交际的内容,教师应该把握住教材中的这些内容组织开展一些朗读会、演讲活动、画报制作等等,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例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是关于新闻采访的综合训练,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小组合作,每个小组自己创建一个主题,然后开展分工,进行新闻的采访、视频的录制和新闻稿的撰写。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力。

3.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