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方法及效果分析

时间:2024-05-09

陈友花

(广东省丰顺县潘田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 514354)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没有建立起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为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敢在学习中大胆的提问、灵活的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学好数学,更有利学生的全面发展。

1.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了教育行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影响情感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受教育的主要对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结合情境教学不断地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模拟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

数学是一门相对来说稍显抽象的学科,单纯的小学数学教学无法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也就无法理解数学知识,不能探索数学中的奥秘。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通过模拟情境的方式使其具体化,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也能更高效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动脑、爱动手的好习惯。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关知识,可以模拟租船的情境。可以规定全班有29名同学划船,有7名老师陪同一起划船,且保证每一条船上至少有一位老师陪同,每条船能做6个人,应该租几条船。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利用小棒模拟老师和同学,来分配老师和同学的位置。单纯的讲解有余数除法过于抽象,学生也不理解学习有余数除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情境模拟方式,给学生构建一个生活中会真实遇到的问题,让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1]。

3.升华情境教学,提升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基础知识,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加强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若针对此教学目标开展情境教学,便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元素带入数学课堂,升华教学内容。例如,老师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时,可以假设给学生100元,去超市购物,学生消费了55元,收银员问有没有5元,这样可以找回50元。这是一种借数字的计算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这样计算与找零也非常方便。老师可以利用这种情境教学,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数学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4.创设带有质疑的问题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要求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实践与探究,因此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使其带有质疑,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索[2]。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学时,其中有一节内容是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三角形比大小”的问题情境,从而为学生设下悬念“钝角、直角、钝角这三类三角形中,谁的内角和最大?”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工具三角板和量角器进行实践验证;在进行验证时,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测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最后学生经过亲自实践操作发现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通过为学生创设带有质疑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实践欲望,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碰撞,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情境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丰富课堂内容,创设情境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