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09

郑虎雄

(黑龙江省铁力市朝鲜族学校 黑龙江 铁力 152500)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既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利保证,也凸显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势,让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独立自主的思考、探索;同时这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具体落实在实际教学的每一次课中。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思维是一个人的行为主导。从精神层面来看,拥有良好思维的人具有独立性。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1.1 数学学科特点的需求。前苏联伟大数学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逻辑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特点,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及的。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具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有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1.2 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教师能力的需求。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教师需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教学方法的优化升级,做好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独有的魅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学生同样需要借助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去处理一些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2.1 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与时间。现在的数学课堂多是教师在课上讲完的题目,等到下节课再问,学生仍然不会的情况。这是因为现在的教学方式多数是教师将固定的定义,公式全部推给学生,讲题目也是如此,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将答案告诉学生而已,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对于题目自然是没有深刻的印象,记不住也是正常现象。想要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与时间。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就结束,应该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教学课题。除此之外,教师不要将每节课都填充得特别满,相反,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最后十五分钟留给学生思考这节课中想要问的问题,或者是留一道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做出,下课前给出答案,让学生下课思考自己错误的地方,。等到下节课,教师可以叫学生来讲自己错误的地方,为什么会写错,这样便充分地让学生进行了独立思考。

2.2 营造活跃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只是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与时间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习惯独立思考,喜欢独立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上时间来引导学生,学生对于枯燥,死板的课堂氛围自然是不喜欢的,甚至是厌倦的。所以,教师应该改变现在刻板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喜欢上在数学课堂上独立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第二天上课时,教师与学生身份互换,让学生给教师讲解,遇到学生无法理解的难点,教师再加以指导,这是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同时,学生为教师讲解题目,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这便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多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讲例题时,并不先给出答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在必要的点,教师给出一些提示,但是要让学生自己写出最终答案。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面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计算面积”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去预习,第二天让学生来讲解自己预习的结果,并且说出不懂的问题,然后让其余学生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学生理解错误的地方,讲解学生不懂的地方,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充足的独立思考,也对于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

结束语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项基础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解题技巧来更好的掌握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内化,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可以灵活的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