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朱勤芳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小学 浙江 台州 3180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教育是新课标和文化传承的共同目标和必由之路。然而,古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与孩子生活背景相去甚远,如何建立有效的关联,从而进一步拉近距离,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文,就是古诗作品本身,这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建立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联,建立作品与各类典故文本之间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1 寻找相通点,以作品与作品的关联激发兴趣。李白的特点是豪情奔放,善于运用夸张和对比等修辞手段。可以结合他的名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科学的角度,描述瀑布与银河的大小悬殊,使学生认识到,诗人运用的是一种极为夸张的艺术手法,但反过来,也可以看到这条瀑布的大小,从而加深对瀑布的认识;而学生在学习到“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个“万”字,既是个数词,又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说明路已行得很远,尤其是与“轻”字的比较之中可以得出,这个船的行驶的速度很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解释“尺”这种计量单位到底是多少,然后以实物(如附近熟知大桥的长度)来进行比较,进一步解释这个潭水的“深”,又进一步衬托出作者与汪伦的“情深”。这种种例子的列举,加深了学生对李白志气宏放这种个性的理解。
1.2 寻找兴奋点,以作品与典故的关联激发兴趣。古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名人轶事,包括古诗、寓言和成语等形式,这些故事本身有趣、生动,又因为还有一些生活的道理而更富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大量引经据典,或哲理、或想象,激发兴奋点,有助于提高古诗教学中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众所周知,《塞下曲》是由唐代大诗人卢纶所作,取材于西汉李广将军射虎的传说。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到第二天早晨才看结果呢?引发学生疑问。这里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产生联想,从而引导学生得到两个结论,一是表现出了将军的自信,不需要当场看是否射中老虎,因为将军自认为百发百中;二是增加事件的可信度:天亮再看真相大白于天下,原来是射中了石头!三是进一步引发了学生的惊呼:需要多大的臂力才能有这么大的力量?这样的思考居然会得出如此兴奋的结论,这样设计出的场景会令画面更清晰,会令教学效果更鲜明,学生获得的印象更深刻,学生更加钦佩古诗中所勾勒出的将军。
人,即从读者与作者这两个“者”的角度出发,尝试寻找读者与作者的相似点,在比较中寻找作者与作者的异同点,发现规律,建立起人本关联,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1 寻找相似点,以读者与作者的关联激发兴趣。作者、作品、读者之间,如果前两者能与读者产生关联,并由此引发共鸣,从而增进读者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古诗教学效果。
例如:一年级的学生,都学过《鹅》这个作品,也都知道出自骆宾王之手,一般老师强调作者与王勃、杨炯和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生活在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初唐时期,但这些信息从时间、名气上都会产生莫大的距离感,只会拉开作者于读者之间的距离。而如果授课老师强调,作品是由一个七岁的孩子所作,那么一下子就可以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因为作者写作的年龄恰好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相仿的年龄,这就让读者与作品和作者之间产生了亲切感。
2.2 寻找异同点,以作者与作者的关联激发兴趣。古诗分流派,即使是相同的流派,诗风有相似的地方,也会有迥然不同的风格。采用比较和归纳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各类风格的古诗和文人加以区别和联系,也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闻天下,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淳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认可和友好的感情。《鹿柴》是王维隐居辋川时期的作品,也是其田园风格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鹿柴周边的环境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而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一方面反映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更折射出了他对当时官场的不满和厌恶之情。这两首诗风格相似,都是描绘出一种山林风光旖旎、生活惬意、脱离喧嚣的一种超然之情,也表达出作者厌恶官场生活,回归自然的心态。
因而,通过类比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理解作者。从而更好地把握古诗所反映的深厚内涵,提升学生的内涵和个人修养。
情,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出的感情,另一方面可以是借助工具的基础上,激发出的学生的感情,通过入情入境,建立情境关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1 寻找感染点,以作品与背景的关联激发兴趣。古诗源于古代,刻画古代,反映了作者的心境,更反映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在古诗学习中,如果能在解释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对古诗的背景加以阐述,则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深刻内涵,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2 寻找互动点,以作品与绘画的关联激发兴趣。情境教学能使师生身临其境,其中,当数书画相关联互动为最佳。可以采取古诗与画画这种艺术手段进行互动,将作品与绘画关联的方法进行教学。
《画》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国画作品,让学生知道,原来画也可以用诗来表达,同样,用诗也可以用画来表达。诗画原来是一家,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入境入情的做法,进一步让孩子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有效强化了诗文在心目中的记忆,因而更大层次地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联教学,不仅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更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有效的艺术手段。有效建立起作者、作品及与现实社会生活体验等层面的关联,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