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程效伟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城父中心中学 安徽 亳州 236800)
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所有数学老师的教学重点,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年纪还小,无法思考更有深度的内容,总是习惯性地代替学生作总结,很少创建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深入地思考,锻炼他们自主分析的能力,这就相当于将知识掰开揉碎了灌输给学生,学生不需要再开动脑筋,也无法从中汲取到营养,因此数学思维能力十分欠缺;有的老师则是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认为教学的重点就是教材知识的教授,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既不重要,也不在教学范围之内,不值得浪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在上面。这种不负责任的观念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训练。[1]
一直以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的教学重心都是放在传授数学知识上,希望学生学得越快越好,掌握得越多越好,并且习惯了用数学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数学成绩水平,认为分数高的学生就是优秀,分数低的学生就是愚笨。殊不知,其实初中数学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数学水平的好坏,除了数学知识外,还要看数学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训练和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只是帮助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形式,归根结底数学教学不能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面对困难时思考的思路,是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逻辑,决定着学生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数学课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作用是最明显的,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观念,拥有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看待事物的眼光才会更加全面和长远。[2]
3.1 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批判性思维,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怀疑的态度,不墨守成规,不满足停滞,多向前探索,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凡事多问一个为什么,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再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便、更高效的方法,勇于打破自己的认知,突破自己的极限,去追求更高阶思维和认知。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够不断扩充自己的思维空间,在自我反思和创新中获得更多,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了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从理论知识中认识自己的思考思维方式,再对思维进行分析和理论评估,不断改善,从而提高思维质量。
除此之外,批判性思维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也适用于老师。批判性思维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老师要对教学过程不断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科学,有没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并且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等等。
3.2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一题多解,是对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思考方向衍生出来的解答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的求证方法往往都是最简便、最经典的方法,但是在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中,解答方法一直都不是唯一的,求证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更是多样,比如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HL等。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学生要从已知条件中尽可能多地挖掘信息,当边角边的求证方法行不通时便尝试从其他方法入手,当找到一种求证方法之后再多思考一下有没有其他更加简便的求证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就应该多思考,是否存在其他的解题方法,若存在,哪一种解题方法更简便,不为自己设限,养成一题多解的习惯,通过一题多解的长期训练,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3]
3.3 在教学中巧用举一反三,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缜密性。最后,举一反三也是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到的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考点的记忆,还能够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在训练过程中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比如老师在教学中讲授完例题的解答思路之后可以额外出一些考点相同的题目,让学生自行解答,看学生对例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如果学生能够快速准确作答,那么就证明学生熟练掌握了知识点内容,如果只是换了数字或者调换了已知条件的顺序学生就被难住了,那么学生就是不懂装懂。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不是同一考点的题目,混淆视听,加大难度,让学生自行判断是否可以用相同的解题方法作答,是否是“举一反三”的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思考,慎重作答的良好习惯,以此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缜密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教学改革政策下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同时还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更是训练学生逻辑和思维方式的要求,值得老师重点关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