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熊秋霞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景中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部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初中生阅读能力并不高,这也成为了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困扰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近几年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主要从学生边读边思考、圈点批注和写读书笔记的这三方面着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希望也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一定的思维活动。如果在进行阅读中无法实现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思考,那么往往不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阅读效果。阅读其实就是通过用肉眼看到的内容,从中筛选出关键的信息并且结合头脑思维加工的一个过程。通过实践也发现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进行思考,往往能够解决很多理解上面的问题,甚至还有可能呈现出一些奇思妙想。所以无论是学生在进行课文的阅读还是在课下进行的课外阅读,都需要逐渐的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如果学生只会走马观花或者是囫囵吞枣的进行阅读,那么往往不会获得较大的收益,尤其是在家进行一些名家的阅读时,必须要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这样才能够领会到作者创作的意图和奇妙之处,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初中语文朱自清《春》这篇课文教学时,文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小草人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嫩嫩的。”笔者在进行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要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思考,揣摩这句话中“钻”还有“偷偷”这两个词语的含义,让学生进行赏析。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出“偷偷”写出了小草不经意的生长,而“钻”则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那种劲头,通过这种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
毛泽东在进行《二十四史》的阅读中,在书中勾画了无数的内容,也在书的空白处写满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想法。而这样的阅读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语文教材中一般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导读部分,在导读中也提到了学生要能够把在阅读中印象深刻的语句勾画下来,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含义,自己多谈谈一些看法。其实这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阅读习惯,即在阅读中圈点勾画和批注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批注的符号体系,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使用的习惯。比如在阅读中让学生使用横向进行好词的标记,使用波浪线勾画中心句,使用问号对疑问的地方进行标记等等。那么具体在进行阅读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使用这些标记呢?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时,本人的做法:首先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通读,然后进行圈点批注,在本人将课文中的“迂回、训诫、啜泣”这些词语进行圈画,然后在“瘦骨嶙峋”这些重点的词下面进行着重号标记,让学生能够及时在阅读中查阅工具书,对于不会的生字词在书本的空白处进行标注。同时让学生做好段落的划分。把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词语通过工具书查阅进行记录。然后让学生再次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勾画文章中关键的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这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就水到渠成。而文章中最后: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想到的地方。本人先让学生分析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然后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的内涵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阅读其实就是老师、学生还有文本以及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写读书笔记对初中生来说是最好的一种阅读延伸,这样做不仅在思考文本,还能提升学生的素养。学生阅读后进行写读书笔记,既是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是学生对素材的理解和运用的一个过程。而如果学生能够把自己和作品进行结合,那么往往能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这是为今后作文提供最好素材的关键。另外读书笔记的记录要分门别类,将写景的、记事的、议论的进行归类,方便今后自己查阅。
总之,初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旁无责贷,这也是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