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蒋 敏
(江苏省南京市东郊小镇小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1.1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可指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选择。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根本在于教师要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课题[1]。巧借信息技术手段,综合展现图片、音乐、视频等信息,使导入情境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吸引力,缩短教师讲解性的语言,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活动效率。
1.2 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素材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正确习得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例如:在《3D眼镜》的制作中,第一步:学生画眼镜模板;第二步:裁剪出眼镜的形状;第三步:用双面胶把红色塑料纸贴在左眼镜框,蓝色塑料纸贴在右眼镜框[2]。通过这三个步骤即可做出3D眼镜,这三个步骤看着简单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如学生画眼镜模板看似简单,做出来的镜框必须贴合自己的眼睛的轮廓。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方法,那这节课想必不能够让学生正确的去操作,因此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讲解过程省略,将其录制成视频,操作的流程、方法、注意点都可一一在视频中呈现。而四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在教师操作的基础上再进行操作则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习得方式方法,并能够正确制作眼镜模板。对于后续的二、三步骤相信孩子能够更加愿意去动手操作,在操作的体验中,大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2.1 运用多媒体收集资料使课堂有理可依。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网络搜索引擎来采集资料。例如在上《奇思妙想服装秀》这一课时,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来查阅一些服装的图片,在借助这些图片进行模仿创作出自己的有创意的服装,由于学生对于外界知识接触较少如衣服的面料他们了解甚微,则可通过搜索了解到制作服装秀时我可以借助哪些旧的物品进行废物利用从而创作出新奇的衣服。在授课中一学生想做一套卓别林的服装,它需要利用网络的搜索平台搜集卓别林的简介,再通过简介了解到它的人物特征,服装特征、样貌特征以及他走路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做他服装的时候有参照物而非凭空的想像,在最后的走秀环节学生能够模仿卓别林在舞台上在走的栩栩如生,瞧,他的小胡须,小帽子,黑色雨伞当成拐杖,真是别出心裁呀。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多媒体快速的收集资料获得所需信息,打破了繁琐的书本中去寻求所需知识的界面,突破了书本是知识来源的限制,用各种资料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学生知识量,提高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开阔思路,接触到百家思想[3]。
2.2 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作品使学生正确习得方法。问卷调查是学生进行课题研究需掌握的调查研究方法。这种调查研究方法的展开,无论哪个环节都要有信息技术的参与。如:在《我是家务小能手》中,课的伊始对教师将两个问题抛给学生: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家务劳动吗?在学生的叙述之后又一次问:问题二你做过哪些家务劳动,一星期做过几次。在两次提问后教师出示以下的问卷调查表:
通过此问卷调查的收集,教师一下子摸清学生的想法,从而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最终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原来我们都是家庭的一份子,都需要积极地参与家务劳动,并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劳动说明书,最后在以视频《测绘妈妈的一天》来结束本课,让学生感受家长的一天工作的劳累,更加烘托学生做家务势在必行的决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换得爸妈的欣慰以及幸福。
在综合实践活动知识的学习中,巧借信息技术的媒介,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巧思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给学生视频、图片、问卷调查等多样性的课堂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能够使学生贴近生活,从生活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可使综合实践课程真正实现“学习致用”,这不但易于知识的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定会产生“双赢”的巨大效益,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