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操作式”学习路径的有效探究

时间:2024-05-09

张欢欢

(浙江省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 浙江 浦江 3222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最为深刻的体会莫过于亲自动手操作。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由手的操作从而获得感知、形成表象,延伸到脑的思考,并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

1.操作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孩子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

1.1 “操作”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数学课对于孩子来说比较枯燥,而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然而当孩子面对小棒、立体图形、计数器等学具可以动手操作时,学习兴趣马上被点燃了。

1.2 “操作”让学习变得更主动。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比看教师分、理,听教师讲解获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课堂氛围也随之活跃起来了。

1.3 “操作”让学习变得更智慧。课堂上的动手操作,看似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细化之下,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思维和想象是最为活跃的。

2.操作在课堂中的有效实践

既然动手操作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何在课堂中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才会更有效呢?

2.1 适时操作,把握时机。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握操作契机,“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动手操作的目的性一定要明确,学生要能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手中的学具,有目的性的去进行操作。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在操作之前出示要操作的步骤与目的,好让学生明确自己接下去应该做什么,要怎么做。

2.2 适量操作,合理安排。学生动手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一些探究性的操作需要学生多次尝试才能得到正确的操作经验,还有很多操作需要一边操作一边思考,甚至需要做记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教学按步完成设计,经常会在学生做到一半就宣布“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停下手中的事情,课后可以继续去研究”等等,使得动手操作流于形式,没能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真正的参与进来,更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在教学预设时,一定要对课堂中的操作活动进行充分分析,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便准确的预设操作时间,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并动脑。

2.3 适度操作,提升思维。课堂上的操作当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应使学生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动手操作到思维发展的提升。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形成“凑10”的思想,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再用语言归纳表述,理解“凑10法”。

动手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而不是为操作而操作。通过操作之后,学生在头脑中已形成了一定的表象,此时进行适时引导,让学生把直观操作的过程进行整理和复述,通过口头语言训练进行表象加工。教学中,设计学生摆圆片的过程,为了使学生理解凑十法,教师就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摆一摆,先在桌上摆8个小圆片,再摆5个。让孩子理解5为什么分成2和3,看到格子里空着的2格,就想起8再加2就凑成10。经过这样操作与分析后,孩子更好的理解了“凑十”的方法与思想。看到8想到2,5可以分成2和3,8+2=10,10+3=13。这样的语言表达既有助于学生形成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对学具操作过程的理解和归纳,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在每次操作过程中,教师都要及时的了解学生操作情况,认真倾听每一位孩子的想法,对有困难的孩子要进行点拨,引导孩子正确操作与思考;在活动反馈中,要对孩子们的错做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评价。切不可让操作成为一堂课的外在表现,更应该注重动手操作活动的内在思维发展。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仅认识它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度的动手操作活动,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