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策略与模型构建

时间:2024-05-09

陈子健

摘 要:如何推进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缩小与发达省份差距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了建立全省统一的教育资源运营平台,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平台的开发、运营和维护;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招标定制最急需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赋予平台运营商部分资源开发、经营的权利,快速充实资源数量,丰富资源种类;教师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教育资源,同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分配资源消费券补贴教师的资源建设策略。最后,构建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资源;策略;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7-0071-05

一、引言

贵州是一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省份,农村人口占全省的 85%[1]。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原因,贵州发展存在特殊困难,与全国的差距在拉大。2012 年贵州省人均 GDP1.96 万元,在31个省(市、区)中排名倒数第一,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50%[2]。教育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需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基础教育又处于关键地位。贵州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与发达省份相比较存在较大差距,也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5年~2007年贵州基础教育信息化程度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分别在21、23、25位,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3]。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如何推进贵州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缩小与发达省份差距,避免“马太效应”,成为贵州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贵州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1.起步早、进步慢、差距大

贵州的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2003年贵州省作为国家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试点省份之一,在农村中小学开展远程教育。到2005年底,三年内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资金4.3亿元,建成计算机教室1572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4037个、教学光盘播放点8089个,覆盖全省95%以上的农村中小学[3]。十年时间已过去,由于在设备维护更新、人员培训、课程资源等方面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贵州省的农远工程应用已经处于停滞状态,设备也已经陈旧、老化,大部分已不能使用。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技术手段也在飞速发展,农远工程投资建设的大量计算机教室、教学光盘播放点的设备即使工作正常,也已无法胜任当前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统计监测年度报告(2011)》(以下简称: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计算机拥有率为15.94台/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437.87万个(贵州省常住人口:3469万),农村通宽带比例为20%,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626,在全国排名27位。年度报告将全国31个省(区、市)按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划分为高、中高、中等、中低、低五类地区,贵州属于第四类地区。从信息化五个分类指数来看,贵州的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应用消费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大。

2.深化认识、创新机制、奋力追赶

贵州省教育行政决策部门深刻认识到了加快推进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先后制定和颁布了《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校校通”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班班通”建设工程。

为了破解经费难题,贵州省变革投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通过“企业垫资建设,用户使用付费”的方式,选择与中国电信贵州分公司合作,由中国电信贵州分公司出资,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已初步建成教育业务专网,省、市、县三级105个教育行政部门接入专网,4316所乡镇及以上中小学接入互联网,乡镇以上中小学以虚拟专用网方式接入教育业务专网。此外,贵州还在遵义、麻江、贵定等5个县区进行“班班通”试点,由企业垫资接通互联网光纤线路,建立校园局域网,并负责设备维护,项目学校则按使用协议,利用公用经费逐年偿还企业垫资。

3.信息资源建设仍然滞后

教育信息化需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管理和评价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协同发展。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但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效果的是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间接影响到硬件基础设施的价值发挥。

贵州的农远工程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程资源建设滞后,导致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硬件基础设施未能取得预期收益。虽然相比于经济发达省份,贵州省在教育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加大中央财政投入,企业垫资建设等方法解决,关键是如何让花费巨资建设的硬件基础设施发挥其价值。到目前为止,贵州省还未出台明确、可操作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方案,也未能建立省、市、县一级的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所以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下一阶段的重点应该放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方面,以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提升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贵州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本研究中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态存在,蕴含大量教育信息并能创造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的集合,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媒体素材、试题库、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4]。

1.全省统一建设为主,地州市自主建设为辅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教育行政部门将教育经费分配到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学校独立建设资源库,即“校校建库”。但是“校校建库”模式并不适合贵州实际情况,首先,“校校建库”模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存在着资源重复建设、质量不高、利用率低、共享互换不顺畅等多方面的问题;其次,贵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如果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再分散各个学校,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开发高质量、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再次,缺乏信息资源建设的硬件设施和专门人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限。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另一种模式是“共建共享”,即在一定范围内共同建设、共同享用资源,是对“校校建库”模式的发展[5]。这种资源建设模式通常以市、地区为单位,由市电教馆组织区域内的学校参与资源开发、平台建设,由市电教馆负责资源平台运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协同工作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缺乏专职的资源开发人员,通常由教师兼职资源开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并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疲于应付;缺乏长效运营机制和专业运营团队,注重资源的第一次开发,后续的管理、更新跟不上;缺乏资源运营平台开发、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硬件设施。

笔者认为:采用全省统一建设为主,地州市自主建设为辅的资源建设模式更符合贵州省的实际。因为“教育信息资源不同于纸制媒介时代的纸制资源,纸制资源具有独占性,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一对一使用,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一对多使用”[6]。因此可以建立统一的省级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地州市根据教学需要建立地区特色教学信息资源库。这种建设模式可以集中全省的教学资源建设经费,形成规模效应,聚集专业人员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委托专业的资源平台运营团队保障资源平台的长效运行。

2.政府招标定制资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政府招标定制资源是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本省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形成中、长期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项目指南,采取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信息资源开发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由中标人按要求开发项目资源。投标人可以是国内的教育资源开发公司,也可以是由教师、媒体开发人员组成的项目开发团队。评标委员会依据评标原则和程序确定中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中标人完成项目开发后,教育行政部门再组织专家对开发的项目资源进行评估、验收。

通过政府招标定制资源具有几个方面的优势:(1)通过竞争机制确保了教育资源的质量;(2)开发的教育资源符合全省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有利于教育资源应用、管理、维护;(3)教育资源的所有权归属教育行政部门,破解了教育资源推广应用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壁垒;(4)中标人必须提供教育资源的源文件,便于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5)在与中标人签订的合同中,可以约定中标人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1~2次的更新。

3.由第三方开发、托管、运营资源平台

在进行教育资源开发的同时,还要考虑教育资源的存储、管理、应用,确保能向中小学师生提供优质的资源服务,因此需要建设高效、稳定、功能完善的教育资源平台,并且需要有专门的运营团队负责平台的运营和维护。目前,国内多数省份已经建立了省级基础教育资源网。笔者调查了山东、四川、江西、安徽等国内多个省份的基础教育资源网,一类省份的基础教育资源网实际上只是一个通知公告的信息发布平台,几乎没有什么教育资源;另一类省份的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教育资源数量少、类型不够全面。被调查的省级教育资源网全部由省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负责开发、运营和维护,大多仅采用 “手工作坊”式的运营策略来维持后续工作,普遍存在着用平台不稳定、用户体验性差、链接错误、资源分类不清晰、缺乏资源检索功能、资源审核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一个面向全省的教育资源平台是一个大型的动态应用系统,它包括Web前端系统、负载均衡系统、数据库群集系统、缓存系统、分布式存储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其背后必然是一个服务器群集来提供平台服务。教育资源平台的设计开发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同工作,需要完善的硬件设施保障。平台架构好以后,还需要一个专门的运营团队负责平台运营状态跟踪、数据分析、平台技术更新、页面调整、活动开展以及资源服务等内容。省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从人员和设备两方面都无法胜任这样一个大型动态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营和维护工作。

委托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作为第三方,负责开发、运营和维护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平台,是推进像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可行之径。首先,三大电信运营商拥有数量庞大的平台开发、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平台运营团队,有丰富的平台开发和运营经验;其次,它们建设有覆盖全省的、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传输和分布式存储;其次,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向运营商支付开发、运营费用,同时运营商向用户收取流量费,可以实现教育行政部门、运营商、用户之间的共赢;再次,三大电信运营商作为我国的国有企业,也有责任助力贵州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且中国电信已经与贵州教育行政部门已有过相关合作经验。

4.教育资源商业化运作,政府划拨资源消费券

针对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经费不足的现实状况,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全省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资金,不再划拨到各级各类学校,主要用于招标定制资源和支付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费用。由于经费的限制,在教育资源建设初期,政府招标定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可能有限,不能满足省内中小学教师的全部需求。引入教育资源的商业化运作模式,赋予资源平台运营商部分资源开发、经营权,让资源使用者承担一部分资源使用费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实教育资源的数量,丰富教育资源的种类,快速推进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并保障其长期稳定的发展。

平台运营商将政府招标定制的教育资源折算成等值的资源消费券,返还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则,将资源消费券划拨到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再将资源消费券分配到辖区内各个学校,最后由学校自主在学校内部进行分配。如果学校当年的资源消费券使用不完,则下年减少划拨额度;不够的学校,下年则增加划拨额,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小学教师使用分配得到的资源消费券在省教育资源平台上购买所需的教学资源。资源消费券使用完毕后,则由教师个人向平台运营商购买虚拟货币,用于购买资源。

四、贵州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型建构及解释

1.贵州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型构建

贵州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型建构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全省统一的教育资源运营平台,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平台的开发、运营和维护;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招标定制最急需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赋予平台运营商部分资源开发、经营的权利,快速充实资源数量,丰富资源种类;教师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教育资源,同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分配资源消费券的方式补贴教师,如图所示。

2.模型解释

(1)资源平台建设和运营

建设面向全省的教育资源平台这样一个大型的动态应用系统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在全省中小学教师中进行充分调研,确定中小学教师的对资源平台的功能需求。明确用户对资源平台的需求后,教育行政部门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在贵州的分公司进行接洽,选择其中一家负责资源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接下来教育行政部门需要与相关系统分析员协商确定平台的功能模块图,系统架构师根据功能模块图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的好坏决定资源平台开发的成败,主要包括:1)平台应用架构,主要是将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布局到应用模型中去,偏向于应用功能布局;2)平台技术体系架构,主要是考虑平台的高效性、复用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灵活性、跨平台性等;3)规范架构,主要是形成平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规范和技术规范[7]。

教育行政部门和平台承建商共同对系统架构方案进行审核,后续的平台开发环节由平台承建商独自进行。平台建成并通过验收后,由电信运营商负责平台的运营,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向其差额支付一定数额的平台运营、维护经费。平台运营、维护费用的不足部分,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授权平台运营商一定的资源开发、经营权的方式,使平台运营商可以通过资源的商业化运作获取收益。

(2)信息资源的建设

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型设计三种途径为资源运营平台提供教育信息资源。第一种途径是省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调研确定省内中小学教师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形成中、长期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项目指南,确定资源建设标准,然后根据轻重缓急,按学科、类别形成年度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项目列表,向社会公开招标。投标人可以是从事教育资源开发的公司,也可以是自发组织的社会团队。中标人根据招标要求开发完成教育信息资源项目后,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将资源提交给资源平台运营商,供省内中小学教师付费下载。由于这部分资源是由地方财政付款建设,所以教育行政部门要参与资源的定价。平台运营商将这部分资源下载的收益折算成等值的资源消费券,返还给教育行政部门;行政部门再分配给省内中小学教师,用于在资源平台上购买所需资源。

信息资源建设的第二种途径就是平台运营商在运营资源平台的过程中,收集、分析用户的反馈信息,确定用户的需求,然后由平台运营商向全社会征集所需资源,应征人可以是从事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公司、团队、个人。平台运营商公布资源征集的类型、内容,资源应遵循的标准,负责对应征人提交的资源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平台运营商与资源所有人签订协议,约定双方的权责,双方共享资源收益。这种资源建设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平台运营商和资源应征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不断完善教育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信息资源建设的第三种途径则是从事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公司、团队和个人向资源平台运营商提出申请,成为资源平台的签约开发者,双方约定权责,共享资源收益。开发者作为内容提供商(CP,Content Provider),平台运营商则作为服务提供商(SP,Service Provider)。CP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预测用户需求,主动开发符合中小学教师需求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将资源提交给SP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SP负责资源的推广运营。资源的质量高低,平台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资源开发者和平台运营商的经济利益。

(3)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

不同于现在大多数教育资源应用模式中的“政府投资建设,教师免费使用”思想,本模型中采用“教师付费使用,政府部分补贴”方式,以市场机制推进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这种付费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保障教育资源的质量,改变当前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资源数量庞杂,内容良莠不齐,只重量不重质的现状。教师首先在省教育资源平台上注册账号,阅读用户协议和用户使用指南,熟悉资源平台的操作;如需在资源平台上购买资源,教师需要先通过网上银行、手机充值等方式给账号充值,换取可用于在平台上购买资源的虚拟货币;然后,教师在资源平台上查找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购买之前可以通过资源简介了解资源的内容和价格,还可以通过其他用户对该资源的评价来帮助自己判断是否需要购买;决定购买资源后,教师点击下载资源,平台自动从教师个人账户中扣除相应的虚拟货币。

如果资源平台上没有自己所需要的特定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资源平台向平台运营商反映自己的需求,帮助平台运营商决策在后续的运营过程中是否需要提供该种资源。教师购买资源的价格与账户等级有关,资源平台实行积分制,积分越多,相应地账户等级越高,购买同一资源所需的虚拟货币就越少。教师可以通过下载资源、评价资源、提供反馈信息、推荐新用户等方式获取积分。资源平台运营每满一年,平台运营商统计政府招标定制的那部分资源的下载收益,并换算成等值的可用于在资源平台上购买资源的消费券返还给教育行政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再分配给中小学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政府对中小学教师的补贴。

五、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8] 如何改变欠发达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所处的弱势地位,缩小数字鸿沟,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急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欠发达地区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观念、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各种难题,探索一条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的道路则成为当务之急。通过革新观念,创新机制,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开发、运营、维护全省统一的资源平台,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招标定制优质资源和引入教育资源的商业化运作模式,采用“教师付费使用,政府部分补贴”方式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是实现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跨越发展的可行之径。

参考文献:

[1]贵州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中国人民网财经频道,2012年各省、区、市GDP大排名[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356561/359047/,2013-12-16.

[3]张倩苇,王咸伟,胡小勇,况姗芸.贵州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政策选择[J].电化教育研究,2012(11):5-10,16.

[4]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意见征求稿)[DB/OL]. http://www.etc.edu.cn/lunwenji/index.htm,2013-12-18.

[5]陈琳,王矗,李凡,蒋艳红,陈耀华.创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公建众享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73-77.

[6]熊才平.教育在变革: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0-60.

[7]温昱.软件架构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7-6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3-12-24.

(编辑:杨馥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