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朱哲
摘 要:高中思政课是一种“活动型学科课程”,强调活动性和学科性,力求实现学科与活动的高度融合,体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应围绕议题展开,既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及收获感,也注重学生的校外社会实践。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关注学生的生长力,以议题引领教学,以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体验—表现”中,将思政课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性;学科性;议题
***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当前政治学科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以及其对思政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定位,无疑是对时代发展的体认,更是思政课教学转型的要求。以下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体验与感悟,针对“活动型学科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活动的内涵
《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作出了全新的定位,第一次从理论上明确地将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认定为“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所谓“活动型学科课程”,即学科课程的内容以采取活动的方式呈现,或者由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构成,也叫“活动设计内容化”。它强调活动性,即在教学中凸显学生本位,关注学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建构和体验感悟;也强调学科性,即在教学设计中凸显学科的知识体系,注重学科的逻辑结构、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1]。从课程内容方面来看,“活动型学科课程”力求打破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对立的局面,力图实现学科与活动的高度融合,即“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
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经验和前知识,并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实现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高效连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为他们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提供支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其次,教師应着眼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因为越是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紧密的情境,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此,教师就可帮助学生建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手段,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而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中的经验、观念与情感的碰撞,又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成长的契机。
因此,“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活动,既要关注学科性,又要注重内容的活动化。教师应建立“经验—知识—表现”之间的联系,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活动的意义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对思政课程的重新定位,其教学活动的开展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氛围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应围绕议题展开,议题素材的选择不能随意,需要关注主题材料、学生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教师可以选择社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或者学生关注的生活话题,将其加工成议题。这些议题材料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课堂的兴趣,增添课堂活力,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有利于学生积极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校外社会实践。这些围绕社会生活主题展开的实践活动,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生活环境。教师还要关注快速发展的信息媒体,以使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教材,直面社会现实,亲自参加实践锻炼,提升获取信息、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将课堂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必备技能的要求。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表达、参与的能力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课程实施,如辨析类的话题、学生模拟政协活动等,培养学生之间合作、表达、参与等方面的技能。教师可以采取议题教学的方式,选择辨析性的话题,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实践,以多样化的手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然后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引导学生巩固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学科核心素养。
(四)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及收获感。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根据教学目标选取恰当的议题,然后通过议题设计将支离破碎的理论知识点串联起来。教师还要克服教学内容多、理论知识枯燥乏味的缺陷,使教学过程更有趣味性和针对性。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积极地去研究和反思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议题引领,关注结构整体美、环节和谐美、知识简洁美
议题教学作为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载体,通常以活动形式呈现,设计承载学科内容的问题,将议题置于真实的甚至复杂的情境中分析展开。议题式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特征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议中学”[2]。
例如,在教学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以下简称“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第二节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时,笔者首先设置了总议题“坚定四个自信,实现民族复兴梦”,在总议题下设三个分议题“发展中显自信”“比较中显自信”“开放中强自信”。以一总三分总共四个议题作为课堂展开的纽带,凸显了教学过程的整体美。
其次,笔者在每个议题中都设置了不同的活动情境。在“发展中显自信”议题环节,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诉说身边交通工具的变化,体验变化发展。在“比较中显自信”议题环节,笔者用图表呈现中、美、印三国高铁建造比較数据,提供奥巴马流产高铁梦素材,并设置两个探究问题。
1.分析中、印两国呈现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
2.美国经济实力这么强大,为什么没有高铁?
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在比较和反思中感悟制度的自信。在“开放中强自信”议题环节,笔者让学生介绍我国对外修建的高铁,展示改革开放后“一带一路”海外建高铁等具体场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发展的强大自豪感,水到渠成地得出这一切成就得益于我们的道路、制度、文化、理论的自信,然后将学科知识内容以一个个具体的议题活动情境串联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环节的和谐美、知识内容的简洁美。
(二)情境激思,展示标题诗意美、内容结合美、价值引领美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在“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中,案例选择和情境创设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的通道,可以让学生时时感受到真实的场景,从而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如此,既可以提升学生在情境中思考的能力,也可以使整个思政课堂不再僵硬枯燥、简单灌输,而是处处有兴趣、课课有活力。
例如,在教学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时,笔者设置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未竟漫漫求索路”;第二环节“负重前行奋进路”;第三环节“走向希望复兴路”。这些环节的标题具有一定的诗意,且环环相扣,层次分明,能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在第一环节中,笔者用孙中山的名言设置问题情境“孙中山先生的‘铁路梦’没有实现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问题。在第二环节中,笔者先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中国国情的四则报道以及过渡时期工农商业的变化数据,让学生思考“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具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哪些条件”。然后,创设“毛泽东有关语录、中共八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如此,就将情境和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了内容的结合美。在第三环节中,笔者创设“数读70年祖国巨变”的情境,让学生感悟制度、道路自信,突出价值引领。
这三个环节将历史发展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沉入情境中,深入讨论并探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巩固和发展中铸成的辉煌成就及遭遇的困难挫折。由此,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了制度认同。
(三)辨析明理,实现问题探索美、活动思考美、学习乐趣美
在“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辨析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直面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两难情境,并以此设置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表达观点,使其在交流中增进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陈述自己的理由,还要倾听他人的理由;然后通过与他人观点的比较,发现哪种观点更具有合理性,哪些观点可以求同存异,哪些观点可以达成共识;最后结合辨析过程进行反思,校正自己行为选择的偏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八课第三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时,就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话题,笔者设置了三个观点情境。
观点一: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观点二: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
观点三: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然后,笔者提问学生:“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相关事例,说明理由。”
学生合作展开辨析活动,在辨析、探讨中明确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且都会在现实发展中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思考的魅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外来文化,尤其要提示学生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吸收外来文化——面向未来,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四)实践探究,凸显过程体验美、结果收获美、素养提升美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社会大课堂。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离不开社会的大课堂,但教师要如何才能将政治理论知识完美地运用于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体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在要求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正确的价值导引教学,合理运用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生产实习、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
例如,在教学必修2《经济与社会》综合探究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根据前期资料搜索分析,确定议题“微观主体如何才能有活力”,然后围绕议题,分四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实地调研:(1)确定调查主题“当地白茶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经营理念”,制订调查计划;(2)实际调查,收集资料;(3)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4)交流分享。
【案例分享】
环节一:分享交流白茶企业的发展历程。从走进企业、发现问题,到深入访谈、分析问题,再到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展开,让学生体验实践调查中的过程美。
环节二:合作探究白茶企业发展之外部环境。从小组汇集调研信息,到探讨如何营造能够有效激发企业活力的外部环境,让学生在探讨问题中了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国家政策、 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增强学生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并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三:小组讨论白茶企业的内部措施。学生分享调研内容,从生产和销售、分配和管理、文化环境和社会责任三方面,具体阐述白茶企业发展的内部措施。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提出增强企业活力的建议,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社会、解决问题。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以及实践水平,使其最终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总之,新教材的使用、新课程的推进,根本上是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课程标准》导向下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定教”的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只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基于情境创设好问题(或任务),运用多种互动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而在学生的“活动—体验—表现”中,教师应更加注重“议题、材料、知识、价值”之间的联系,教出政治的学科味,关注学生的生长力,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30.
[2]沈雪春.议题式教学例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