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于 伦 薛滨瑞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机遇,高校为抓住发展的主动权,纷纷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本文就结合陕西师范大学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思路和存在的问题做了论述,希望能为有关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 数据中心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1-0005-03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学校位于古都西安,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学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部分,学校的校园网与信息化建设也正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技术应用
学校校园网始建于1996年,从当年2兆带宽的DDN专线接入发展到目前出口带宽1.8G的规模。学校校园网公共运行设备近千台,万兆级核心交换机,主干网支持组播和IPv6,信息点22000多个,上网用户2万余人。教职工上网采用802.1x认证系统,学生上网采用流量计费认证系统,实名注册。部署的双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审计、流控管理系统和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等系统,保证了校园网的运行安全。特别是在西部高校首家采用的“流量定量免费、超量分段计费”管理办法,使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有效结合,真正实现了对校园网络的有序、可控管理。目前,我校校园网的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和访问效率在西部高校名列前茅。
二、拓展校园网络服务、推进资源与应用系统的建设
在具备较高水平的校园网基础设施和有效运行管理的基础上,扩充应用内容、提升应用水平、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当为重中之重。2004年以来,学校在健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信息化专家组等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制定了陕西师范大学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并强化项目责任制,积极落实建设任务,成效显著。规划实施以来,主要完成了以下五个方面建设内容:
1.进一步完善基础网络服务。主要包括:学校邮件系统的升级改造,资源共享服务,网站托管服务,网络会议直播系统,网络电视与多媒体点播系统以及师生个人信息空间聚合展现等。
为了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2004年学校引进了站群管理系统,降低技术门槛,通过对各部门信息员的培训,快速让各部门、学院建立了主页,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使网络办公、信息公开逐步深入人心。我校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各部门对网站业务的需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网站托管业务,其中,采用的VPS主机系统,全校共享技术、硬件设备及运行环境资源,降低了运行成本,截至目前,我校已经开通VPS主机92个,其中为部门、学院提供近50个。
2.数字化教学支持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网上评教系统、精品课程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包括教师的电子讲义、课件、录像、试题库,以及各种数字化的教学素材。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大幅度增加,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开放式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方便学生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我校有126门校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各类学习资源达4.2T,均通过校园网络免费向学生开放,并对国家3000多门精品课程分类索引,供老师和学生参考学习。
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同时,还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它为校园网上的同步远程教学提供实时双向交互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为校园上的异步远程教学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环境。成为和课堂教学互补的不可或缺的第二教学环境。“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基本建设成一个支持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网络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综合网络教学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现有三百多门课程在该平台上实施网络辅助教学。
3.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包括:满足多校区办公业务并基于工作流的网上办公系统、面向全校师生的校务信息发布与反馈系统、网上服务大厅、会堂共享平台,以及教学、科研、研究生、资产设备、人力资源、财务、学生工作等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我校于2006年采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发的“教育行政办公系统(EDOAS)”,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和试用,2007年1月1日正式启用了教育行政办公系统,在全校62个机关和18个教学单位推广使用,经过两年多来的运行,通过教育行政办公系统收发处理公文1367件,各种信息报送169件,其他事务396件。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了资源,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行政办公人员的一致好评。2008年8月,我校完成了教育行政办公系统与学校数据中心的整合,实现了人员的统一管理,单点登录,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办公的优势和效率日益凸显。
2005年,我校开通了集校务信息发布、校务信息反馈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一经启用,便深受师生欢迎,利用率很高,目前累计访问量已达130多万人次,留言及发布信息近2万条。平台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的优势,为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广大师生搭建起了能够实时交流的开放式环境,使学校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更及时、便捷和畅通;对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事务的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和透明度,促进校务公开、构建和谐校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4.数字图书馆建设。主要包括:基于全校图书资料共享的数字化管理、包括馆藏特色库在内的数字图书、数字期刊资源访问等。
数字图书馆建设依托CERNET和校园网,在教育教学资源电子化和信息网络化方面,先后完成了文献书目数据建设、光盘数据库资源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参考数据库系统建设等项目,目前陕西师范大学的电子资源建设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图书馆购置了大量电子版文献,以不同形式开通数据库48个,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近40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5万种,为本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文献信息保障;并且实现了虚拟图书馆、网上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等先进功能,学校图书馆业务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正在和国际通行模式接轨。
5.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及应用系统集成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基于全校各类网上应用单点登录和身份识别的统一认证平台,基于可定制、个性化应用与服务聚合展现的门户平台,基于统一数据标准、业务数据共享及统一系统技术架构的数据交换平台;新建综合人事管理、综合科研管理、研究生管理、综合数据统计与报表四个业务系统,完成已有教务管理、财务管理、学工管理、资产设备管理等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
数字校园建设进展到一定阶段,信息数据有效共享,应用系统有效集成,用户统一认证必然成为工作重点。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应用支撑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构建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整合全校各管理系统的数据与流程,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目前体现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成果之一的信息门户系统为师生提供的“单点登录访问、应用服务漫游、个性化聚合展现”,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网上交流和网上管理工作,其网络教学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已经展露了它的部分风采,随着应用的深入,项目成果必将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数字校园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要想使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实现,使学生和教师与社会站在同一个高度置身于现代生活,数字化校园建设势在必行!
但是,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许多认识与观念,需要不断改变,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解,也需要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
1.建设中技术驱动型与需求驱动型之间的矛盾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有时技术不断更新,而观念和管理水平不能随之更新和提高,导致三者发展不同步,影响了数字校园的推广和应用。
在校园网络应用系统建设中,需要有一个“引导需求”和“培养需求”的过程,同时,要注意行政驱动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需要三个到位:管理到位、技术到位和观念到位,同时更需要管理、技术和观念不断更新,而且三者要有机结合,也就是说,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是基础,运用先进的、成熟的技术并且不断地培训用户是实现信息化的保障,领导层、管理层和具体用户的现代化观念是实现信息化的关键。这是数字校园持续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2.应用推广中统一调度与部门业务安排相对独立之间的矛盾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由于原来部门之间业务相对独立或业务没有联动,工作流在部门之间是不连续的,中间的衔接是通过业务办理人员来完成的。通过系统整合后,业务流畅通了,但是仍缺乏推动力,部门有数据需求,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办事流程,缺乏能动性,导致业务流程无法统一调度和快速扭转,因此在业务流统一规划和集中化管理后应积极从校领导、部门领导层面开始实施观念改变和业务流的重构,使管理人员尽快融入新的管理模式中,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3.高水平的信息化应用趋势与观念、技术、人员、经费及行政推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全新的工程,也是新型的技术和相对落后的观念,以及新型技术应用的高额投入与现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平衡的一个过程。
信息化建设是新生事物,前期投入比较大,同时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为数字化校园的正常运行和健康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必过于追求先进与最新技术,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自主研发和与已经成熟的系统集成相结合的策略,注重采用成熟的、稳定的、先进的技术,在使用设备和采用的技术手段上不是盲目追求先进性,更强调实用性和适用性,而且根据学校经济能力,分步实施,量力而行,逐步升级和扩充,边运用,边总结,边提高。
四、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自身管理优化和效率提高的一种手段,高校在实施数字化校园过程中要整体规划、注重投资效益、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及加强安全管理,全面提高高校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公共服务电子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沈培华,王映雪,蒋东兴,陈怀楚,常晓磊,刘启新.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2(2).
[2]万里鹏,陈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22(3).
(编辑:于黎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