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温度广度深度厚度

时间:2024-05-09

钱洪潮

摘    要:浙江省2020年1月历史选考卷第28题是命题者的精心构思之作。与以往的选考试题相比,其优点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照生命,触摸历史的温度;贯通知识,体现知识的广度;输入学理,凸现历史理论的深度;汇通素养,彰显历史学科的厚度。

关键词:历史选考;生命;学理;素养

在浙江省2020年1月历史选考卷中,第28题显得卓尔不群,令人耳目一新。与以往的选考试题比较,笔者深切体会到这道题目是命题者集多年之功、厚积薄发的精心构思之作。其优点和创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照生命 触摸历史的温度

历史学的本质是人学,是时空坐标中对生命的永恒关照。第28题借历史人物的言论或行为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历史长河中人的灵动与创造。命题者对历史中的人始终报同情之理解。其首先聚焦的是历史中杰出人物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凸现时代和人的交互作用。材料一康熙帝《御制耕织图》序中的“朕(康熙帝)早夜勤毖(劳),研求治理,念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尝读《豳风》《无逸》诸篇,其言稼穑蚕桑,纤悉具备”等句使康熙帝勤政爱民、忧劳兴国的杰出帝王形象跃然于纸上。材料二显现出《补农书》《清经世文编》所怀有的济世安民、治国安邦之心。第(3)问中“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土地赋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则揭示出上医医国(最好的医生是来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病态)的优秀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先进人物身上的传承。然后试题眼光朝下,把问题的焦点放在了当时的普通人——农民的身上,折射出在重农的近古社会中农民的不幸遭遇。试题在考查知识点的同时,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优秀人物的精神画卷和普通民众的悲叹之曲。

此外,命题者对考生也颇具人文关怀。正如有命题者曾提及的,“要在寒冷的冬季,让广大考生做一张有温度的试卷”。第28题以国家、社会治理为主题切入,考查的知识点从古代的治国原则——重农到清代的经济现象——土地兼并,再到解决土地赋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最后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柱石——宗族。考查的知识点教材中都有出处,使考生作答时都有所依托。这较为充分地体现出命题者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和对学情的深切关注。同时,试题选材精当、权威。三则材料和开放性题目的第一个讨论分别出自或摘编自《御制耕织图》序、《补农书》《清经世文编》《中国文化六讲》和《乡土中国》等原始文献与专业著作。文字材料延续保持了简洁明了的特点,能减轻学生阅读的负担,从而增加了思考作答的时间。同时该题在设问上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基础弱的学生和水平高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分数。试题以“读史本为求识,对过程的关注,有助于辨识社会历史的变迁”作为导读词,既能给考生的答题提供思考方向,也隐性揭示了命题者的立意。意在引领学生把事件放到整个宏观发展的线索中来考虑,放到历史的长时段中来考查,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考查。拳拳之心、殷殷之意全寄于题中。第(1)小题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归纳为后世遵循的‘近古的治国原则。从‘研求治理‘天下国家的角度,总结概括康熙帝思想主张的积极意义”,答案出自教科书的表述,重点考查了考生解读和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重落实基础,但并非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进行提炼和概括。第(2)小题要求学生“指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扼要分析说明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以与前一小题进行承接,并为后一小题的设置埋下伏笔,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问题。第(3)小题提供了两种观点:①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对乡土中国的观察中,基于“社会原因所产生的不均”,提出了“反抗线”的认识。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土地赋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②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家族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柱石”。试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为例,指出家族聚落的中心所在,并加以实证列举,简述其所宣示的文化思想及其观念。该小题要求考生从中选择其一并说明理由,这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情境,以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观点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这一小题也体现出命题人对国家社会治理、和谐社会构建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长效热点的关注,冷静且不追风,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二、贯通知识 倡导教学的广度

该题整合贯通了必修与必修、必修与选修、选修与选修之间的历史联系,注重对考生进行知识的调用、内化与能力的深度考查。该题从社会治理的立意角度切入,整合必修一的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必修二的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选修四的康熙、孔子、孙中山等历史人物,选修六模块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试题设计以立国之本为楔子,系统梳理孔子、孙中山、中国共产党人对土地制度和赋税问题的思考实践,纵横贯通必修与必修、必修与选修主干知識。与往年选考试题以阶段特征切入考查中国史或以国别史切入考查世界史的模式相比,该试题的设计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该题要求考生从大历史观的宏大视野出发,深化对土地问题解决过程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政府执政之本和国家发展文化之基的历史理解。时间上要求打通古代与近现代,不仅要求考生明确时间序列,即历史的事实关系,同时还要关乎来龙去脉,即历史的逻辑关系。此题还清晰地显现出命题者由专题史、阶段史命题到按历史逻辑命题的命题趋势,显示出大跨度、宽领域、高概括、深融合的特点。可见,本题对知识的活化运用和能力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在倒逼广大教师由拼盘式的通史、国别史复习方式向更加注重逻辑和理解的主题式教学转变,理应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注意。

三、输入学理 凸现理论的深度

此处的学理主要就历史学理论而言,这突出地表现在第(3)小题上。该小题创设了开放性试题,彰显了浙江历史选考试题在主观题中的浙江特色,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该小题属于历史认识、历史评价的范畴,这涉及了对历史、历史学理论的认识。何兆武先生曾对历史、历史学作了界定:“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历史学,有关前者的理论是历史理论,有关后者的理论是史学理论……历史学本身就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历史学Ⅰ)是对史实或史料的认识或认定,第二个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个层次(历史学Ⅰ)的理解或诠释。”[1]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但历史认识、历史评价都属于何兆武先生所说的历史学Ⅱ,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则需要多元化,即评价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的多元化,意味着我们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历史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历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学,有待于人们从解释和评价的层面赋予它新的生命。该小题要求学生对两种观点进行辨析、选择、解释和评价,学生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这些解释和评价必须是经过学生的头脑思考得出来的。同时,该题运用费孝通先生的相关论述,体现了历史学、社会学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的设计,有助于考查学生从多学科视角进行理性分析历史或社会问题的能力。

此外,该题还引入了年鉴学派的文明史观,吸纳了其长时段等理论。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认为“很多历史现象不是做一个切片就能看清的,我们对历史的考察要从较长的历史阶段搜寻历史发展的轨迹,进而发现历史的面目”[2] 。更为难得的是,引入了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理论和观点,不是囿于学科本位,而是具有跨学科理念和大文科意识。该题融众多理论于一体,又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设问,使之井然有序、浑然一体。当然,命题者在吸纳西方史论理论的同时,对其理论缺陷具有清醒的意识。如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年鉴学派忽视了对个体和历史细节的关注,忽视了精神因素的作用。而在此题中命题者通过引入丰富的史料增补历史的细节,通过巧妙的设问引导关注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设计科学合理而又妥帖自然。

四、汇通素养 彰显学科的厚度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浙江省历史学科选考试题命制一以贯之的核心诉求。命题者也力求在第28题中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进脑入心。

第28题综合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人物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说明和论证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以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思维能力;以多样化的材料呈现了丰富的历史情境,彰显史料实证素养;同时该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该题将目光聚集到“治国原则”,探求康熙帝的治国思想,分析古代经济现象,总结从孔子、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土地赋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再到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宗族文化,将唯物史观内化为无形,使学生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关联,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高中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第28题所选取的内容关乎一个民族不忘初心的国家记忆。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中关于“一个是农耕生活,一个是家族本位”材料的引入,不仅实现了必修二经济史和选修六的无缝对接,更重要的是引导考生对传统文化内核的理解和吸纳——“家族的长期存在和成为社会的本位,遂使家族成为中国文化的繁殖和滋生點”。这一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宏大的历史变革与精微的历史细节中感悟历史的传承与创造,从鲜活的历史脉动与厚重的历史思考中感知历史人物的思想与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投身民族复兴、国家发展与文明进步伟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当然该题也有一些可以商榷之处。如对“反抗线”的概念未做解释,骤然在设问中出现,稍显突兀,广大考生在理解时极易发生偏差,会给考生的作答造成一定的障碍。虽然语文必修三中有《美美与共》一课,选自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但该课中没有涉及费孝通先生的“反抗线”概念,所以考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对于“反抗线”这一概念,考生可能并不了解费孝通先生的本意,很有必要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

参考文献:

[1]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2):36.

[2]张庆海.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2:13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