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缩展提联: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

时间:2024-05-09

王葵红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以主题式编排方式整合了人文地理、历史以及其他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上中外合编,涉及面广,跨度又大,教学时容易出现知识不成体系的现象。加之一些教师教学时往往包办代替或以练促学,不重视对学生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在预料之中。要扭转上述状况,笔者认为,采用缩、展、提、联四步整理知识的关键步骤,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为后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缩——梳理有序,由厚变薄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也是有选择性的,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无限量地进行记忆。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提炼和浓缩,削掉繁枝冗叶,留下精简主干,使书由厚变薄,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缩的方法很多,如“框架法”“点线面法”,等等。笔者曾采用“点线面法”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汇入了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进行了整理,效果不错。

首先,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线索把十多个知识点串成三条知识链。然后,运用“刺激”和“回应”的关系,把三条知识链织成一个知识网(详见图1)。

最后,讲解中国回应外国列强入侵的历程。

一是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次冲击,中国最直接、正面的回应就是顽强抵抗。其中既有清朝官兵的抗战,如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的虎门之战和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黄海海战;也有老百姓的抗战,如太平天国运动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等。

二是面对列强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国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烧到北京,政局岌岌可危之时,一些有识之士如魏源等就主张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可以使中国富强,又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

三是当清政府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与之签订了《辛丑条约》,就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为了推翻这个傀儡政府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成为处于封建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上尊孔复古逆流猖獗,封建思想沉渣泛起,便有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予以回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这样,通过一张简单的“知识网”,把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并使后继的知识讲解流畅进行。可见,把书由厚变薄,不是简单的删减处理,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和重组,抽出其内在的规律,使原有复杂知识条理化的一个知识整理的过程。

二、展——补缺到位, 由薄变厚

知识要素是知识的最基本单位,一个知识点由若干个知识要素构成。教学时仅仅理清知识网络还不够,还要把构成知识点的各要素舒展开来,就像用放大镜把观察对象放大一样,把浓缩了的知识点“放大”,从而将书中涉及的内容尽量延伸、扩大,努力使知识点的掌握不留空白,让书再“由薄变厚”。

例如,笔者用“思维导图法”先把“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扩展出4个二级关键词(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再以这些关键词为中心,扩展出更多层次的关键词。(详见图2)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就能把有关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的的知识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不同思维之间形成了可联系、联想的记忆链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记忆力,还有利于学生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知识蕴义。

三、提——把握整体,着眼提高

要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即见树木又见森林是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前两步的整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主要仍是局部知识,还必须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分析归纳,抓住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由“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从维新到革命”四目组成。对这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无法理解,笔者就展示自己绘制的图3,形象地反映了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图3讲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笔者告诉学生,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下,资产阶级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奔走于全球各地,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的对象。在列强一次次侵略下,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通通商口岸,中国市场被打开,大量商品涌入国内,原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秩序被打破,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动地卷入了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面对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国也在积极应对挑战,不断进行探索,虽然这些探索最终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例如,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军事和科技人才,兴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为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打开了窗口。戊戌变法,在经济上奖励农、工、商,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时间国内实业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这些现象足以说明,中国已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地汇入了工业文明的大潮,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整节课,通过图3的呈现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解,从整体上勾勒了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程,也诠释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强烈冲击,从而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提高认识,握握全局。

四、联——纵横对比,迁移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的概念和技能的内化和运用,必须以学习者对知识,有意义的脉络以及整体概念的理解为基础。可见,没有联系,无从建构,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概括性直接影响着知识迁移的效果。经过前三步的整理,学生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重视了,但还是局限在一个章节内。接下去,我们应该打破章节的界限,通过“纵横比较法”对相关性强、相似度高的事件进行对比和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纵横比较法”中的“纵”,是指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间的相似事件。中国近代史上就纵向发生过几件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如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使用“纵横比较法”,能从时间、代表阶级、主张、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对相似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横”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似事件。例如,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这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作比较,也可以对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作比较。以后者为例,笔者出示了表1,使相关的比较内容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要注意的是,“横向对比”的范围可大可小,小的可对几个知识点或几件事件作对比,大的可以对历史阶段或发展特征作对比。例如,中西方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西方经历了从“精神”到“制度”再到“器物”的历程,而中国却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的相反历程。这样,学生就能用全球的眼光、多维的视角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正确地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学生也将新知识稳固地纳入了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使之得到了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了知识迁移能力。

总之,要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缩、展、提、联这四个整理知识的步骤教学是必选动作。其中,缩是关键,使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知识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展是重点,不仅使知识不断“生长”,也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提是升华,让学生思维得到再次的活跃和升华;联是拓展,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四者合一,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以主题式编排方式整合了人文地理、历史以及其他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上中外合编,涉及面广,跨度又大,教学时容易出现知识不成体系的现象。加之一些教师教学时往往包办代替或以练促学,不重视对学生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在预料之中。要扭转上述状况,笔者认为,采用缩、展、提、联四步整理知识的关键步骤,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为后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缩——梳理有序,由厚变薄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也是有选择性的,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无限量地进行记忆。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提炼和浓缩,削掉繁枝冗叶,留下精简主干,使书由厚变薄,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缩的方法很多,如“框架法”“点线面法”,等等。笔者曾采用“点线面法”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汇入了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进行了整理,效果不错。

首先,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线索把十多个知识点串成三条知识链。然后,运用“刺激”和“回应”的关系,把三条知识链织成一个知识网(详见图1)。

最后,讲解中国回应外国列强入侵的历程。

一是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次冲击,中国最直接、正面的回应就是顽强抵抗。其中既有清朝官兵的抗战,如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的虎门之战和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黄海海战;也有老百姓的抗战,如太平天国运动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等。

二是面对列强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国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烧到北京,政局岌岌可危之时,一些有识之士如魏源等就主张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可以使中国富强,又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

三是当清政府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与之签订了《辛丑条约》,就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为了推翻这个傀儡政府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成为处于封建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上尊孔复古逆流猖獗,封建思想沉渣泛起,便有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予以回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这样,通过一张简单的“知识网”,把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并使后继的知识讲解流畅进行。可见,把书由厚变薄,不是简单的删减处理,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和重组,抽出其内在的规律,使原有复杂知识条理化的一个知识整理的过程。

二、展——补缺到位, 由薄变厚

知识要素是知识的最基本单位,一个知识点由若干个知识要素构成。教学时仅仅理清知识网络还不够,还要把构成知识点的各要素舒展开来,就像用放大镜把观察对象放大一样,把浓缩了的知识点“放大”,从而将书中涉及的内容尽量延伸、扩大,努力使知识点的掌握不留空白,让书再“由薄变厚”。

例如,笔者用“思维导图法”先把“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扩展出4个二级关键词(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再以这些关键词为中心,扩展出更多层次的关键词。(详见图2)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就能把有关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的的知识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不同思维之间形成了可联系、联想的记忆链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记忆力,还有利于学生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知识蕴义。

三、提——把握整体,着眼提高

要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即见树木又见森林是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前两步的整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主要仍是局部知识,还必须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分析归纳,抓住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由“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从维新到革命”四目组成。对这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无法理解,笔者就展示自己绘制的图3,形象地反映了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图3讲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笔者告诉学生,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下,资产阶级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奔走于全球各地,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的对象。在列强一次次侵略下,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通通商口岸,中国市场被打开,大量商品涌入国内,原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秩序被打破,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动地卷入了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面对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国也在积极应对挑战,不断进行探索,虽然这些探索最终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例如,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军事和科技人才,兴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为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打开了窗口。戊戌变法,在经济上奖励农、工、商,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时间国内实业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这些现象足以说明,中国已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地汇入了工业文明的大潮,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整节课,通过图3的呈现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解,从整体上勾勒了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程,也诠释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强烈冲击,从而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提高认识,握握全局。

四、联——纵横对比,迁移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的概念和技能的内化和运用,必须以学习者对知识,有意义的脉络以及整体概念的理解为基础。可见,没有联系,无从建构,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概括性直接影响着知识迁移的效果。经过前三步的整理,学生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重视了,但还是局限在一个章节内。接下去,我们应该打破章节的界限,通过“纵横比较法”对相关性强、相似度高的事件进行对比和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纵横比较法”中的“纵”,是指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间的相似事件。中国近代史上就纵向发生过几件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如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使用“纵横比较法”,能从时间、代表阶级、主张、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对相似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横”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似事件。例如,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这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作比较,也可以对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作比较。以后者为例,笔者出示了表1,使相关的比较内容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要注意的是,“横向对比”的范围可大可小,小的可对几个知识点或几件事件作对比,大的可以对历史阶段或发展特征作对比。例如,中西方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西方经历了从“精神”到“制度”再到“器物”的历程,而中国却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的相反历程。这样,学生就能用全球的眼光、多维的视角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正确地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学生也将新知识稳固地纳入了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使之得到了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了知识迁移能力。

总之,要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缩、展、提、联这四个整理知识的步骤教学是必选动作。其中,缩是关键,使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知识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展是重点,不仅使知识不断“生长”,也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提是升华,让学生思维得到再次的活跃和升华;联是拓展,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四者合一,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历史与社会以主题式编排方式整合了人文地理、历史以及其他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上中外合编,涉及面广,跨度又大,教学时容易出现知识不成体系的现象。加之一些教师教学时往往包办代替或以练促学,不重视对学生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在预料之中。要扭转上述状况,笔者认为,采用缩、展、提、联四步整理知识的关键步骤,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为后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缩——梳理有序,由厚变薄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也是有选择性的,学生不可能也不愿意无限量地进行记忆。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归纳、提炼和浓缩,削掉繁枝冗叶,留下精简主干,使书由厚变薄,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缩的方法很多,如“框架法”“点线面法”,等等。笔者曾采用“点线面法”对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汇入了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进行了整理,效果不错。

首先,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线索把十多个知识点串成三条知识链。然后,运用“刺激”和“回应”的关系,把三条知识链织成一个知识网(详见图1)。

最后,讲解中国回应外国列强入侵的历程。

一是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次冲击,中国最直接、正面的回应就是顽强抵抗。其中既有清朝官兵的抗战,如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的虎门之战和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黄海海战;也有老百姓的抗战,如太平天国运动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等。

二是面对列强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国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烧到北京,政局岌岌可危之时,一些有识之士如魏源等就主张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可以使中国富强,又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

三是当清政府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与之签订了《辛丑条约》,就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为了推翻这个傀儡政府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成为处于封建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上尊孔复古逆流猖獗,封建思想沉渣泛起,便有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挺身而出予以回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这样,通过一张简单的“知识网”,把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线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并使后继的知识讲解流畅进行。可见,把书由厚变薄,不是简单的删减处理,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和重组,抽出其内在的规律,使原有复杂知识条理化的一个知识整理的过程。

二、展——补缺到位, 由薄变厚

知识要素是知识的最基本单位,一个知识点由若干个知识要素构成。教学时仅仅理清知识网络还不够,还要把构成知识点的各要素舒展开来,就像用放大镜把观察对象放大一样,把浓缩了的知识点“放大”,从而将书中涉及的内容尽量延伸、扩大,努力使知识点的掌握不留空白,让书再“由薄变厚”。

例如,笔者用“思维导图法”先把“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扩展出4个二级关键词(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再以这些关键词为中心,扩展出更多层次的关键词。(详见图2)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就能把有关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的的知识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不同思维之间形成了可联系、联想的记忆链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记忆力,还有利于学生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知识蕴义。

三、提——把握整体,着眼提高

要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即见树木又见森林是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前两步的整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主要仍是局部知识,还必须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分析归纳,抓住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由“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从维新到革命”四目组成。对这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无法理解,笔者就展示自己绘制的图3,形象地反映了四目内容与标题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结合图3讲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笔者告诉学生,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浪潮下,资产阶级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奔走于全球各地,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的对象。在列强一次次侵略下,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通通商口岸,中国市场被打开,大量商品涌入国内,原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秩序被打破,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动地卷入了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面对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国也在积极应对挑战,不断进行探索,虽然这些探索最终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例如,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军事和科技人才,兴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为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打开了窗口。戊戌变法,在经济上奖励农、工、商,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时间国内实业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这些现象足以说明,中国已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地汇入了工业文明的大潮,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整节课,通过图3的呈现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讲解,从整体上勾勒了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程,也诠释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强烈冲击,从而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提高认识,握握全局。

四、联——纵横对比,迁移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的概念和技能的内化和运用,必须以学习者对知识,有意义的脉络以及整体概念的理解为基础。可见,没有联系,无从建构,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概括性直接影响着知识迁移的效果。经过前三步的整理,学生对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重视了,但还是局限在一个章节内。接下去,我们应该打破章节的界限,通过“纵横比较法”对相关性强、相似度高的事件进行对比和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纵横比较法”中的“纵”,是指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间的相似事件。中国近代史上就纵向发生过几件思想解放的历史事件,如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使用“纵横比较法”,能从时间、代表阶级、主张、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对相似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横”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似事件。例如,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这四次资产阶级革命作比较,也可以对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作比较。以后者为例,笔者出示了表1,使相关的比较内容一目了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要注意的是,“横向对比”的范围可大可小,小的可对几个知识点或几件事件作对比,大的可以对历史阶段或发展特征作对比。例如,中西方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西方经历了从“精神”到“制度”再到“器物”的历程,而中国却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的相反历程。这样,学生就能用全球的眼光、多维的视角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正确地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同时,学生也将新知识稳固地纳入了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使之得到了调整和完善,从而提升了知识迁移能力。

总之,要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历史与社会知识,缩、展、提、联这四个整理知识的步骤教学是必选动作。其中,缩是关键,使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知识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展是重点,不仅使知识不断“生长”,也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提是升华,让学生思维得到再次的活跃和升华;联是拓展,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四者合一,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