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何灵飞
因深化课改的需要,浙江省从2015年开始实施新高考。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如何把握高中地理学考暨选考标准,如何积极推进地理课堂教学方式转型研究,是目前中学地理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在分析地理选考标准的基础上,认为选考仍然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特别注重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核。因此,如何灵活应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选考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核要求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年版)》中规定:浙江省地理新高考包括学考和选考两部分。其中,选考以加试题的形式出现,共30分,在题型、考核要求、考试内容与要求上都对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从题型示例看,以区域为背景,注重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选考部分示例的题型为非选择题,题目来自浙江省2014年和2012年的高考题。由此可推测,选考题由两个分值各15分的非选择题组成,以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为背景,呈现新情境或复杂地理情境,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多元地理知识,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从考核要求看,注重知识综合运用,突出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
从知识考核要求看,选考题的综合应用约占60%。“综合应用”为地理知识考核要求最高层次的认知,指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如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联系,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等。由此可知,选考题特别注重整体性知识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从能力考核要求看,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三种能力: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选考题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三)从考试内容与要求看,多层次、多角度考查综合思维能力
从考试内容和要求看,加试题考试内容为《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地理(2014年版)》中必修模块的“发展要求”和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表1是加试部分有关综合思维能力要求的知识梳理。从表1可以看出,必修和选修加试部分从多个角度对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了要求。
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基于选考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核要求,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运用图层叠加分析,构建地理要素的空间联系
区域中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的形成是多种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理要素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因此,在分析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特征及成因时,教师可以借鉴GIS原理,采用图层叠加法,叠加上影响因素图像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得出客观的结论,也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要素的空间联系。当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后,就会主动调用有用图像叠加,对分布特征的描述会更加准确,对成因的分析也更加到位。如在“中国特大城市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教学中,教师只呈现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图1-1)。学生的答案是:东部地区或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当教师叠加了中国气候分布图(图1-2)、中国地形图(图1-3)、中国铁路图(图1-4)等区域专题地图时,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没有调用影响城市分布的其他因素,于是对答案做了如下调整: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带,主要原因是东部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答题规律: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从空间角度、影响因素角度入手;其分布特征成因分析,要与特征描述一一对应。通过叠加图层、完善答案、总结规律等教学过程,学生建立了地理要素空间联系,强化了综合思维。
(二)强化区域特征归纳,构建区域地理要素的综合联系
自然环境各要素和人文地理各部门在某一地区的特殊组合,形成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区域特征。如都是平原的湄公河三角洲和美国中部大平原,其农业地域类型和生产特点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归纳区域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区域间要素差异,理清区域内部要素联系,才能抓住区域特征的根本。如在对“湄公河三角洲和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特点的把握”教学时可采用如下教学处理。
探究活动
材料:湄公河平原地形和湄公河三角洲农业生产景观图(图2-1),美国本土地形图和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景观图(图2-2)。
思考:分别归纳湄公河三角洲和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特点。
从图中可以得出,湄公河三角洲为水稻种植业,美国中部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同时也能归纳出一些农业生产特点,但不够系统,也未能搭建特点间的联系。此时,教师需引导学生梳理区域内部农业生产特点间的联系,构建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与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间的关系流程图(如图3),以渗透综合思维。endprint
(三)注重地理问题探究,构建地理要素的综合思维链
地理思维基于地理知识,产生于地理问题,在地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深入的发展。综合思维的培养也应在一系列相关地理问题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构建,探究问题设计要为构建思维服务,构建思维要有地理问题的依托。下面,我们以模拟实验探究和区域主题式探究为例,阐述问题探究思维构建教学形式的开展。
1.模拟实验探究
自然环境中某一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师在分析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成因时,可以在开展模拟实验活动的基础上构建思维。如在“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教学时,教师可作如下处理。
【教师设计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器材:两份4㎏的红壤,大盘子,300mL透明水壶和600mL透明水壶。
实验步骤:①将红壤堆放成形状大体相同的两个圆锥体,并放置在盘子中央;
②在水壶底部戳一些均匀分布的洞,保证两水壶中的水同时流尽;
③在两水壶中分别装入300mL和600mL的水;
④距土堆顶部2m的高度,分别将水壶中的水淋至土堆上。
实验任务:观察比较沉积在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
【教师演示模拟实验】
学生带着任务观察,发现甲盘中土堆边缘泥土多。由此分析得出: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明显,说明降水强度会影响水土流失。
学生任务:尝试改变上述模拟实验的一个条件,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其他因素。
【学生设计操作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实验器材:两份4㎏的红壤,大盘子,两个600mL透明水壶。
实验步骤:①将红壤堆放成形状大体相同的两个圆锥体,并放置在盘子中央;
②将乙盘中圆锥土堆的表面覆盖上草皮;
③在水壶底部戳一些均匀分布的洞,保证两水壶中的水同时流尽;
④在两水壶中分别装入600mL的水;
⑤距土堆顶部2m的高度,分别将水壶中的水淋至土堆上。
实验任务:观察比较沉积在土堆边缘泥土的多少。
学生的观察和结论:发现甲盘中土堆边缘泥土多。分析得出:植被覆盖越好,雨水对土壤的侵蚀越少,说明植被覆盖率会影响水土流失。
有学生将土堆成坡度不同的两个圆锥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现坡度大的土堆边缘泥土多。分析得出:地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显著。这说明地形起伏会影响水土流失。也有学生设计了土样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模拟实验,因为准备的器材中只有一种土样,学生没有进行实验操作,但对结论进行了推断:土质会影响水土流失。
通过实验探索学生发现,只要一个实验条件不一样,结果都不同,从而得出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如图4)。该模拟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创新性,也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2.区域主题式探究
区域主题式探究,是指以思维构建为目的,对某一区域中突出的地理现象分布、形成、影响进行探讨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首先,教师确定区域主题,围绕主题设计进阶式的探究问题;然后,开展课堂探究活动,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最后,教师点评,完善思维导图。如新疆最主要的区域特征是干旱,教师确定的探究主题往往是“新疆干旱环境下的绿洲农业”,其教学可作如下处理。
问题探究一 新疆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材料 喀什气温与降水量资料(图5-1)、新疆在中国的位置(图5-2)和西北地区地形图(图5-3)。
归纳 新疆的气候特点。
探寻 新疆的气候特点与所处位置及地形的关系。
问题探究二 干旱环境下的绿洲农业
材料 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和绿洲(图6、图7)。
找一找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想一想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猜一猜 塔里木盆地河水的主要来源。
说一说 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坎儿井进行灌溉的。
问题探究三 干旱环境下品质瓜果
活动 品尝新疆的葡萄干;观看视频“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分析 新疆吐鲁番葡萄特别甜的原因(如图8)。
新疆吐鲁番晾晒葡萄干的有利自然条件。
教师点评时选择的学生作品要典型,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学生构建的框架上进行修改,尊重学生的思维创造,也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提高的方向。区域主题式探究在问题探究的基础上构建思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强化综合思维。
在明确选考标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把握地理问题、整体性眼光看待周边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核心地理素养的形成。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