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注学生道德冲突 引领正确价值导向

时间:2024-05-09

沈丽琴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存在道德选择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不一致的情况,即在考试时,学生能对题目创设的道德情境作出正确的选择,写出答案,但其实他们并不认可这种选择,更不用说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了。这种“言行不一”的现象源于学生认知上的道德冲突:教科书和老师教给他们的道德知识与他们自己在生活世界里建构的知识不一致。在情感上,他们更认同自己的道德理念,除非老师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是错的,老师是对的。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教师从不关注或在意学生的道德冲突,更不用说去“证实”或“证伪”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思想性是思品课的根本特性。这一特性不能仅仅体现于传授的内容上,更应该体现在对学生思想的关注上,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思品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冲突,更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与思考,进而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的道德冲突可以分成三类:错误认知、片面认知以及混沌认知。根据学生不同的道德冲突,笔者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

一、“试误法”——在尝试错误中纠正道德认知

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根据看到的、听来的、经历的经验构建着自己的价值观。初中生年龄小,生活世界单一,思维能力又比较浅显,使得他们对于很多社会现象的理解很偏激,甚至是错误的。有一次笔者在上《人贵诚信》这一内容,讲到“诚信是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时,有个男生露出了不屑一顾的表情。笔者忍住心中的不舒服,问他:“你是不是对这个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老师,我觉得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不是有句话说无商不奸吗?我们家旁边有家外地人是做烧烤生意的,他们的烧烤卖得可好了,做了几年生意,都在镇上买了商品房。可是他家的烧烤可脏了,那些鱼、鸡翅什么的洗都不洗的,从冰柜里拿出来就直接放货架上了。那些蔬菜也是的,都是放在地上串的,串好了也不洗的。所以我觉得诚不诚信并不重要,会做生意就行了。”他的话一出,很多学生表示赞同,纷纷列举身边的或听来的故事,证明做生意诚信并不是最重要的条件。

这一认知很显然是错误的。但此时笔者若和他们据理力争,或举些“李嘉诚”之类的正面事例来教育他们,显然说服不了他们。笔者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方法,先肯定他们说的是现实存在的,然后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试误”。具体过程如下。

师(问刚才那个男生) 你会去买他们的烧烤吗?

生 当然不会。

师 他们的其他邻居呢?你觉得他们会不会去?

生 当然也不会。

师 如果你的同学、朋友要去买,你会劝阻他们吗?

生 会啊,我肯定叫他们不要买。

师 那你觉得你的邻居们会去劝阻他们的朋友吗?

生 我想会的。

师 一传十,十传百,是不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们家的烧烤不卫生,不去买。

生 理论上是这样的。

师 现在的媒体监督很有力吧,如果有一天有人举报到媒体,媒体把他们的事情曝光出来了,你觉得他们的生意还会好吗?

生 那可能不会了。

师 现在的政府监管也很有力。如果有一天工商部门查到了他们家,他们家的生意还能做下去吗?

生 不能。

师 现在你还认为“诚信并不是企业生存的最重要条件”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吗?

生 好像不对。

师 你说说看。

生 企业不讲诚信可能会获得短暂的经济效益,但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时间一长,被人们知道后,就不会有好下场了。

“试误法”的巧妙之处在于教师没有强制性地把正确的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以他们的错误认知为起点,以合理的逻辑展开步步推理,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原来观念的错误,并树立新的正确认识。这一方法对纠正学生完全错误的认知是非常有效的,因为任何谬论都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教师只要找到那个合理的逻辑,就不难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了。

二、“引证法”——在讲求实证中完善道德思维

中学生的思维也存在着片面性的特点,在他们看来,很多东西“非此即彼”,特别是矛盾的事物双方,总是不能共存的。如笔者在上到“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合作和竞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许多学生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合作更有益于成功,而竞争总会伤及一方。比如学习,A同学得了第一,则意味着其他同学都得不到第一了。

怎样解决他们的这个道德冲突?笔者想到了引证法。从心理层面上来说,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有“铁证”证实过的结论,而不是简单的口号。于是笔者引用了热播剧《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个故事来完善他们的思维。

片段一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陕西省黄原地区原西县石圪节公社双水村还在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体村民以“队”为单位进行统一劳动。一队队长孙少安发现,日上三竿了人们还赖在家里不出去劳动。

问题引导:为什么人们赖在家里不出去劳动?

答: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人们没有积极性。

片段二 70年代末,孙少安领导一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包产到户,各家种什么,怎么种都随自己,到时除了上交一部分“公粮”,其他都归自己。在孙少安的主持下,分土地、农具、牲畜,一切工作井井有条。村民们一个比一个干劲足,都不想落于人后,每天天不亮就出去干活了,大家铆着劲地想让自家的土地产量赛过别家的。一年后,土地产量增加了,村民的家里也开始有了余粮。

问题引导:为什么包产到户后,村民的积极性就高了?

答:因为“干多干少不是一个样了”,多干就可以多得,人们产生了一种竞争心理,都不想落于人后。endprint

通过片段一,学生明白了只有合作没有竞争,人们会产生一种倦怠心理,做事情没有积极性。片段二让学生懂得了竞争可以激发人的热情和潜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在举完片段二的“证据”后,笔者又进一步进行了拓展,更详尽地讲述了在分田的过程中,村民与孙少安之间、村民之间互相合作,才使得分田的工作顺利结束。而隔壁二队就是因为村民不服队长的分配方案,村民之间又起冲突,导致分田以一场闹剧收场。最终学生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既要合作,又要竞争,只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引证法”的关键是引用的“证据”的可信性。要体现可信性,就必须做到,一要能为学生接受,是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在学生的理解能力之内的。二要能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引用学生生活中的、学生感兴趣的作品(书籍、影视剧等)中的、社会上热点的材料作为“证据”。当然,材料与所要证明的观点之间的契合度也是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三、“完善法”——在全面思考中作出道德行为

现实中的很多社会现象是很复杂的,并非简单的是非善恶。学生面对这样一些现象的时候,思维就会出现混沌状态,与教师教授的单纯的原则或准则之间会产生道德冲突。如在讲到“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这一内容时,不出意外,很多学生提出了“扶人被讹”的事例。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我也知道要帮助别人,但有时助人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所以如果真的碰到这类事情,我可能会选择明哲保身吧。”

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单纯地用“冷漠”“看客”这样的词汇来形容那些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的人。或许他们也跟这个学生一样,思想上是矛盾和纠结的,是混沌的。因为那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对任何个人来讲,都是“不能承受之重”。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应该发号施令地告诉学生,不管怎么样,你们一定要去帮助别人,否则就是不道德的!面对这种混沌思维,我们能做的,是要给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模式,并让他们自己权衡和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利弊和后果,在学习、思考、探索之后,他们的头脑里就会形成清晰的思路和一套比较完善的行为模式,来指导他们实际生活场景中的行动。

笔者把这种提供选择、思考利弊、完善思维的方法叫作“完善法”,它有利于学生在复杂的道德情境中作出适当的选择。如上述例子,笔者以“遇到有人摔倒”为例,给学生提供了几种选择:打电话寻求帮助(如110、120)、找警察或工作人员帮助(如大街上、地铁站)、在旁人的“见证”下帮助、在拍照或录视频后再帮助、直接提供帮助。学生在对这几种选择进行分析、讨论、思考后,逐渐形成一些清晰的认识。如假如摔倒的人意识清楚的,可以与其简单沟通后直接把他扶起来。假如摔倒的人看起来比较严重,意识不清,旁边又无证人,贸然去扶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事后也说不清楚,这时可以选择打电话寻求帮助。诸如此类,学生混沌的思维渐渐完善和明晰了。相信他们以后遇到具体的情况,也能作出正确的选择。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