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曹桂媚
角色定位指的是在群体活动中,某一个体为适应整个群体的发展,从而接受群体行为规范、适应角色要求的有机过程。高中政治课堂的一例贯穿式教学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一案例及其相关资源的优势,来完成一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教学方法。在这种特定的教学方式下,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借鉴其他行业的角色行为,找到自己在课前、课中的不同角色定位。
一、课前准备:“编导”
一例贯穿教学法与其他课堂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更强调对某一类或同一类案例、情景的集约化应用,也更强调前后相关资源的连贯性应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政治教师需要适当借鉴传播媒体中的“编导”角色,既“编”好又“导”好,才能上好一堂“一例贯穿到底”的课。
首先,作为“编导”,需要对可用资源进行鉴别和选择,选取更有价值的题材。比如笔者在准备《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一课的教学时,可选取的材料很多,但笔者发现与其他案例相比较,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的案例很有可塑性。因为该案例涉及一个长效社会热点,背景资料丰富,与之相关的新闻图片、文字、音像素材多,材料可选择的余地大;类似个案的后续发展也仍在生活中不断演绎,值得大家深入探究;且在众多类似的社会事件中,有许多正能量案例,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有正面作用。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选取这样的案例应用到一例贯穿的教学中,有利于打造出一例多辐射的高效课堂。
其次,突出“编导”中“编”的功能,进行编排、剪辑等艺术加工。比如,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中,笔者选择案例的同时也是编排、剪辑确定教学思路的过程:剪辑小品《扶不扶》的一个视频片段,指出文化创新源于实践,选取近年与小品相关的真实案例资料进行编排、剪辑,进而更好地说明文化的创新可用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然后通过预先设置的一个环节,让学生探讨小品的创新对改变社会风气、传承中华美德的意义;最后设置师生共同探究,探讨如何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新的主体。确定了这个思路后,仍然需要在细节上进行斟酌,并选择补充的资源,根据具体需要加以编辑应用。
再次,当然还要突出“编导”中“导”的功能。作为 “编导”,怎么“导”?面对文字、图片、视频,我们要更多地设想在课堂展现过程中学生的可能表现,策划课堂氛围;还要结合教师自身个性特点,进行语言、肢体动作设计,策划课堂感染力;在预设课堂教学流程的同时,设计多媒体展示方案,策划课堂节奏;更要策划如何在一个案例贯穿到底的课堂中把握整堂课的宗旨和主题,给学生既多样化又有整体感的审美享受。
“编”的过程要注重材料的流畅,“导”更要注重探究的链条效应。在《扶不扶》案例中,笔者预先编制的探究问题链是:
为什么小品《扶不扶》会引起许多观众的共鸣?
以小品形式探讨社会问题有什么意义?
结合你的生活阅历和真实想法,“扶”与“不扶”你作何选择,为什么?
如果明年《扶不扶》要演续篇,你作为编剧如何创作新剧本?
可见,防止课堂案例漫天飞,打造出一例多辐射的高效课堂,政治教师首先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担当好 “编”与“导”结合的综合角色。
二、课堂进行时:“主持人”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有许多类型,授业解惑型、专家型、研究型等等。而一例多辐射的高效课堂,是旨在打造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课堂。因此,我认为,把一例贯穿教学过程的政治教师定位为“主持人型”更有真实的意义。
当教师定位为“主持人”,首先就要借鉴一些话题节目主持人倾听与交谈相结合的技巧,才能更好地成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一位记者在美国电视脱口秀女主持人奥帕拉·温弗丽岑寂的传记中写道:“一般说来,广播电视的访谈者提出问题,却并不认真听回答,他们的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是下一个新问题上。但奥帕拉仔细地倾听嘉宾们的谈话,并且利用谈话的内容把主题步步引向深入。”这是对这位黑人女主持之所以成功的总结,恰也提醒我们思想政治课老师在一例贯穿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耳到、口到、心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像谈话节目的现场一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例贯穿教学法的探究过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虽然我们在课前承担的“编导”工作中就已经预设了许多应对方案,但在实际课堂进行时,这个预想的方案只能起一个辅助的作用。比如,以“为什么春晚小品《扶不扶》能获得较高的评价?”这一问题导入课本知识时,多种关于原因的回答会出现,这些回答可能口语化、角度多样化,甚至有些观点不完全符合本节课内容。面对这些杂乱的回答,我们不能草率地用一个标准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应仔细倾听,利用学生回答的内容把主题点出,进而步步引向深入。这种课堂探讨的过程主角始终是“嘉宾”——学生,而“主持人”——教师在其中起到 “穿针引线”的作用。
其次,教师在一例贯穿教学的群体探讨中,要借鉴一些“互动型”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技巧,使“主持人”自己成为课堂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之一,让信息在师生双向交流中形成良性互动。比如,“以小品形式探讨社会问题有何意义?”这样的问题提出后,由于课堂中学生惯有的拘谨习惯,许多学生可能欲言又止。要想真正引导学生对案例畅所欲言合作探讨,需要“主持人”率先表达一些自己真实的想法,甚至适当地表现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感到真诚。而在一例贯穿的课堂中探讨“结合你的生活阅历和真实想法,‘扶与‘不扶你作何选择,为什么”这样尖锐的问题时,“主持人”可以敞开心扉参与探讨,把自己的观点与学生共享,允许学生补充、纠正、辩驳,共同把探究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教师也要把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应尽量使用“我们”“大家”而不是“你”“你们”。面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观点偏差、错误,也要借鉴某些 “主持人”的做法,勇于承认,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并且也可以利用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观点的修正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