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时间:2024-05-09

吴磊峰

2014年高考已逐渐临近,在仅剩的90多天时间内,如何更好地做好复习迎考工作,已成为高三理科师生关注的焦点.回顾自2009年以来浙江省自主命制的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已逐渐形成了较明显的特点,如“着眼基础、源于教材;联系实际、注重建模;重视实践、关注过程;助推课改、倡导探究”等.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样的特点有利于高校选拔真正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也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结合上述特点,2014年的高考物理复习,除了明确《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09版)》的要求外,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丰富知识结构

通过前段时间的复习和训练,大部分同学已掌握了较为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第一轮复习的周期较长,常常出现“复习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部分同学的知识结构并不丰富,甚至还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后阶段的高考复习,仍应把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放在首位.

(一)在随时查证中及时查漏补缺

教材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程标准的细化和具体体现.在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理综物理试题中,不乏“着眼基础、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试题,如2012年第14题的共点力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第16题的“绳子波”、第21题的测定玻璃折射率,2013年第14题的电磁波和声波、第17题的力传感器测物体所受摩擦力、第21和22题的实验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熟悉教材,落实基础.因此,在高考复习的后阶段,一定要避免“忽视基础、忽视教材、只管做题”的做法,应该引导学生在对教材的随时查证中及时查漏补缺,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的考查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两个共同必修模块和选修3-1、3-2、3-4三个选修模块,对报考第一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还包括选修3-3和3-5两个自选模块.经过第一轮的系统复习后,学生对上述高中物理各模块教材已经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此时如果只要求学生看书的话,往往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坚持.况且没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实际效果也不好.

实践证明,查漏补缺的最好办法是在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或比较模糊的地方就及时查证教材.在查证的同时,进一步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巩固已经形成的知识网络;同时,对一些解决问题有用的结论、方法进行总结,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这种带着问题的查证过程,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可以真正起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的目的.

(二)在错题整理中完善知识结构

现在,很多学校正进行第二轮复习.除了进行重点知识的专题复习外,还应引导学生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和拓展.经过前一轮复习,考生已做了大量习题,也做错了不少习题.笔者曾做过调查,学生做错的问题往往会“一错再错”.因此,笔者在辅导高三学生进行后期复习时,一直都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本”,把练习、试卷和作业本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为节约时间和精力,建议学生采用剪贴的形式.但是每一个错题都要针对自己的复习分析错因,吸取教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对于复习中“一错再错”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不仔细”或“状态不好”,其错误的根源往往是知识结构不完善,有缺陷.如2012年第25题和2013年第15题这样的电磁感应问题,可结合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检查在物理知识本质理解上的漏洞,系统梳理基础知识,整理形成如下的关于电磁感应和感应电动势的知识结构.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感应电动势这一重要物理量与全电路欧姆定律和直流电路建立联系,与交变电流建立联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适度了解感应电动势的物理本质,与磁场知识建立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保证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迅速有效地提取相关物理知识.

(三)在生活素材中感受命题情景

纵观5年来浙江自主命题的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出现了很多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命题情境.以2013年的第14题为例,命题情境涉及了生活中手机通讯、太阳光、医院B超、遥控器以及医院CT等,从常见生活事件中考查了学生对机械波和电磁波以及电磁波谱特征的认识,明确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除14题外,类似命题情境如第16题的月全食、第19题的热气球等等.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实近几年的试题均有类似特点,皆以常见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引导学生从力、电、光等不同角度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科学解释生活现象,在应用物理知识的同时,养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现行教材中,有很多与生产实际和现代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如粒子加速器、汽车工业和技术的相关知识、静电除尘、电磁流量计、等离子发电机、磁单极、超导、磁悬浮等.只要仔细观察,在体育运动、航天科技(如嫦娥号、“神舟”飞船、传感器等)、社会热点中也有很多的物理问题.

对于生活素材和与生活有关的命题情境,确实重在平时积累,但复习后阶段的关注与强化,仍比熟视无睹强得多.在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除物理基础知识外,应该有意识地关注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和素材,感受命题情境.对于学生而言,除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方法等以外,在自己的头脑中逐步充实和丰富与物理有关的现象(事实)和典型生活情境,也是丰富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把握学科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做好过程分析.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我们应该把握这些学科特点,做好相关复习工作.

(一)在操作体验中提升实验素养

近年的高考实验题,明确反映了关注知识获取过程的课改理念,在目前的纸笔测验方式下以实物图和拍摄实验过程照片的形式努力尝试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体验的考查,同时以较大的“分量”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如2013年的第21题用照片实拍的方式给出两个装置和两条纸带照片,要求学生分析纸带并判断对应的装置;第22题则给出了“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部分器材照片,由学生选填缺少的器材并处理实验数据.2012年的第21、22题也是通过照片提供真实的实验情境,考查学生对实验细节的把握,考查学生是否有规范操作的体验,是否有实验拓展与探究的意识.endprint

在命题意图上,这些实验题除了对学生“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进行区分外,更要对学生“认真做与不认真做”进行区分.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操作体验,没有扎实的实验素养,是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在注重操作体验和把握实验细节方面,我们在后阶段仍可适当关注和强化.以“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实验为例,除实验原理、方案、数据处理外,我们可有意识关注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细节.两图是学生操作同一实验装置时从不同角度拍摄所得的效果,图1为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的情形,图2为摆球振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情形.注重操作体验和把握实验细节的学生,可以发现此装置存在的问题,如摆球体积太大、摆角过大、摆线过短、悬点不固定(上端有缠绕情况)等.

因此,除了在平时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真正作用外,在后阶段的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中,不要仅限于实验器材的“展示”,一定要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增加实验操作的“基本经历”,增加动手与实验探究的机会,努力做到“既见理,又见物”.

(二)在实际问题中熟悉物理建模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各学科高考都非常注重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物理考题则更重视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经合理近似建立物理模型,对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2013年第15题中银行磁卡及刷卡器的问题、第16题中月全食时的“红月亮”问题、第25题中为了降低噪音提高前进速度而用电磁推进器替代螺旋桨的潜艇问题等,都涉及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述问题,都需要通过严密的审题和建模过程才能解决.面对这样的问题,“题海战术”几乎完全失效,“解题技巧”似无用武之地.

以第15题“银行磁卡及刷卡器”为例,根据原题插图(如图3)提供的信息和题干中“磁卡的磁条中有用于存储信息的磁极方向不同的磁化区,刷卡器中有检测线圈”的描述,结合电磁感应学习过程和原题提供的E-t图线(如图5),可建立如图4所示的物理模型.按照这样的物理模型,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2014年的高考复习,既要重视“招式”的学和练,更要重视本质化的审题和建模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才是“无招胜有招”的更高境界.

(三)在审题训练中关注过程分析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含严肃、认真、细致等非智力因素. 要提高审题能力,一方面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具体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对干扰因素的排除.物理教师在辅导学生复习和讲评习题时不要越俎代庖,要给学生最原始的信息,更要给学生审题的时间.要启发和指导学生从原始题目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起与题目相对应的物理模型,从而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

在审题时,除努力对关键字词、隐含条件、干扰因素等快速挖掘和排除外,要有意识地关注和培养过程分析的能力.以2013年第23题为例(见图6),大猴从左边石头A点水平跳到中间石头是一个平抛运动过程,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则可由平抛运动分析得到,恰好到达B点时对应初速度最小;大猴抱起小猴从C荡到D点则是一个圆周运动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皆可分析;猴子刚从C点荡起时,是圆周运动过程的起点,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三、充实答题策略

高考需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内容.要想取得满意的成绩,需要充实答题策略,而“有效的答题方法”、“规范的答题方式”和“平稳的答题心态”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一)在限时训练中强化通用解法

要掌握一门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适度的训练是必需的,训练不仅要追求“精度”,追求结果的准确,更要追求速度,追求以最少的时间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复习过程中要辅以限时限量的训练.

我们查阅每年的《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和参考答案》中提供的物理试题答案就可发现,各个试题的解法都是常规解法.高考是面向全体考生的,高考试题往往可以用常规、通用的方法求解,高考阅卷也不是解题方法的评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具备基本的物理学科能力,掌握常规解法是主要的.所以,复习过程中,要坚持做限时训练,同时强化通用和常规解法.

(二)在全真模拟中体会答题规范

规范表达反映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有序性.事实上,在高考阅卷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学生因为乱用符号、不写或乱写下标、不写原始方程、词不达意甚至答非所问等“踩不到得分点”而失分的情形.

因此,在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考试内容和时间等的全真模拟体会和强化答题规范,如物理量使用和书写的规范(尽量与书本一致,尽量避免“自造”符号,多过程或多状态的物理量用下标或文字说明)、物理表达式书写的规范(要列出原始方程、要突出重要表达式、要及时换行写成“诗歌”形式、要避免“连等式”)、物理量单位使用及书写的规范、语言叙述的规范、作图的规范(注意标度、虚实线、箭头、平滑曲线与折线等).

(三)在难易搭配中形成平稳心态

高考既是对考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考核,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核.因此,在难易搭配中形成平稳心态也是后期物理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高考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对考生来说,多练习中档题有利于保持充分的信心.因此,考前复习的练习要注意难易搭配,要多练习中档题和传统的经典题,再配以少量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同时,也要多练习近几年物理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比较基础的问题,如选择题中的万有引力与天体问题、振动与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实验题中的基本仪器使用和读数等,保证准确无误地解答这些问题,使学生在考试中保持积极、自信、平稳的应考心态,做到胆大、心细,使学生明白“把该拿的分都拿到就是成功”.

对于已经处于复习迎考后期的高三同学而言,努力落实上述各项措施是必需的.事实上,高一、高二的同学更应该从“着眼基础、源于教材;联系实际、注重建模;重视实践、关注过程;助推课改、倡导探究”的命题特点中体会深化课改背景下物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