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邹炳文
新课标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文化生活》模块,就高中思想政治而言,笔者认为这是本轮课改最成功的地方。
《文化生活》每个框题的每一目知识点,一般遵循着以下结构的编排顺序:情景题图—引出探究活动;正文—表述原理知识;情景图说—引出探究活动;正文—表述原理知识;罗列现象—引出探究;正文—表述原理知识。其中还常穿插专家点评、相关链接、文化名人和名人名言等栏目,可谓丰富多彩,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那么,学生手捧这样一本可读性较强的教科书,应该如何进行阅读,以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下面说说笔者关于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化生活》的看法。
一、 泛读和精读并举
和其他教材一样,不管《文化生活》的栏目多少,编排原则只有一个——所有栏目都为观点服务;不管是插图、引文还是名言名句,目的只有一个——求证观点。所以,要让学生把握教材上的知识点,应该先让学生泛读教材;通过泛读,弄清楚每一框题的大致结构、知识体系,对每一目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难点,心中基本有数。一句话,让学生在好奇中泛读,完成对知识的大致了解,为精读做准备。没有泛读为基础的阅读,只会断章取义。
学生泛读教材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应该控制在5分钟以内,且多安排在教师授课之前完成。而精读则必须安排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进行,才会更加有效。
学生精读教材的内容,教师应事先精心指点,知识的重点确定,以便有的放矢。例如,在讲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后,笔者作了以下的提示:“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就博大精深而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说明中华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且具有独特性;二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说明中华文化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三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说明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点;四是中华文化还具有包容性特点……正是有了包容性特点,才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这样的提示,笔者再次将本课的重点简明扼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对精读内容的取舍,做了很好的铺垫,笔者所教的学生称之为“点睛之笔”。
精读是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所谓“熟能生巧”,学生只有经过精读的洗礼,才会增强学习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 不放过小栏目
《文化生活》教材中穿插的小栏目特别多,不少小栏目都设有问题探究。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如何处理这些小栏目呢?
我们知道,教师手中除了有一本教材,还有一本“教师用书”即通常所说的“教参”,教材中绝大多数小栏目涉及的问题,都能在“教参”中找到答案。学生手中没有这个“教参”,教师又不可能一一讲解教材上的小栏目,于是,教学就留下了知识盲点。例如,在讲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时,教材中插入了一幅“登泰山的感慨”图片并配有文字:“几位同学相约游览泰山,看到沿途的崖刻和寺庙建筑等文物、古迹,有人不禁吟诵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同学们深深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历史的悠久,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段文字下面设有一个探究:“你认为游泰山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吗?说说你的理由。”对这样的小栏目,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讲,就应组织学生自己思考,因为这些小栏目,在很多练习题中都被引用为材料问答题的“材料”,具有很强的促进学生思考的功能,不能放过。
再如,在讲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教材引用了民族学家费孝通的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老的这句名言,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了极为形象贴切的注释。但对高二学生来说,要准确地理解这句话并非易事。如果我们教师设置这样一个命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生活道理”,并督促学生课后认真思考,自己得出如下结论:“各美其美”,即各个民族应弘扬自己优美的文化传统;“美人之美”,即要学习别人的优秀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即各个民族文化要互相包容、学习,那么各民族共同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这样持之以恒,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 允许学生质疑
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就教材中的一切问题进行质疑,既可以针对自己的理解,也可以针对教师的讲解。即使质疑的问题“莫名其妙”,也应将其作为动态生成的好时机。例如,讲“文化塑造人生”时,教材上配有不少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的作品,其中就有《马赛曲》雕塑。《马赛曲》是一件反映法国革命时,马赛人民英勇地开赴巴黎去战斗的作品,这一点我们都知道,至于里面的每一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所表达的意思,许多人就不得而知了。笔者就碰到一位“调皮”男生,他在阅读这幅雕塑时问:“老师,那个‘露小鸡鸡不穿衣服的男孩在这里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笔者当时立刻被问晕了!因为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但笔者没有回避这一问题,当着全班所有学生的面对那位学生说:“你提的问题很细,说明你很善于观察。不过,老师对这件作品没有太深的研究,今天无法回答你的问题。如果可以,请允许老师回去查查资料后再回答你,好吗?同学们也可以在课后讨论讨论:那位男孩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第二天上课,笔者先问学生对上节课的问题讨论出了什么结果,然后再把自己查到的结果告诉学生:“《马赛曲》雕塑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以一个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带翼女神为中心,她右手执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向着她指引的方向冲去。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中间那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壮年战士,表情强悍激昂,右手高举着从头上摘下来的钢盔,正转过头来向左侧的人群喊话;左边紧挨着他的小男孩是他的儿子,小男孩是否裸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依傍着父亲,步伐坚定有力,表现出紧跟父亲、跃跃欲试去战斗的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其余人物有持盾牌和宝剑的年迈战士,有吹进军号的青年,有弯腰系结兵器的弓箭手。所有这些人物被组成一个整体,显出一种箭拔弩张的声势,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了。这些细节与前面的人物融汇成千军万马的气势。艺术家在这里广泛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显示了人民气势磅礴的反抗力量。”经过笔者这样的阐述,学生就从细节的纠缠中摆脱了出来,切实品味了名家大作的无穷魅力。
四、 课外阅读很重要
按照教材对“文化”的解释,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的博大,决定了学习者理解文化内涵不能仅限于教材,而应跳出教材去学文化,才能体味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在此,笔者的做法是指导学生适当阅读一些教材以外的读物,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文化生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例如,在讲到“文化对人的影响”时,就有文化环境(外因)对人的影响;在讲到“文化与经济、政治”时,就有“相对独立性”,等等。鉴于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为了让学生接触一点哲学知识,提高文化品位,笔者要求学生回家找出《毛泽东选集》,阅读其中的《矛盾论》《实践论》。接着,笔者又向学生推荐了《通俗哲学》,这本书通过大量的趣味性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把深奥哲学知识用通俗的方法呈现出来,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哲学思维的熏陶。当然,如果要让学生懂一些伦理知识,就可组织学生读《论语》……笔者认为,要想在有限的时间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读代表作、名家名著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就算是名家大作和名著,我们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读来,还是要精中取精,精中见精。还要强调一点,一定要先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去读,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五、 总揽全局
一般来说,化整为零是学生普遍采用的阅读方式。因为教师授课多是按课分框,按部就班地向后推进的,相应地,学生对教材的阅读也多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进行。于是,不少学生只知道分散阅读,不会跳出教材章节,从整体上去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学习产生了缺陷。高明的教师不仅重视学生按部就班分段阅读的学习方法,也重视从整体结构上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总揽全局,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知识,更牢固地把握知识。
例如,笔者在讲授《文化生活》第一节课时,就教材结构向学生做了交代:本书共有四个单元,就文化知识结构来说,第一单元主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第二单元主要回答的是“为什么”;第三單元主要回答的是“怎么看”;第四单元主要回答的是“怎么办”。从而让学生在总体结构上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印证这一结构。在整本教材讲完以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进一步体会四个单元是如何将“文化”内涵融为一体的,从而加深了对全书知识的理解。
当然,知识的整体也是相对的,就教材而言,全书有全书的整体,每一单元有每一单元的整体,每一课每一框甚至每一目,都有自己的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把握,呈现给学生完整的系统性的知识。
总之,《文化生活》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文化要求,学生会不会阅读教材,怎么阅读教材,以及如何阅读课外读物,都事关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必须予以精心的安排与指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