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可错过的“效应素材”

时间:2024-05-09

刘京平

旁观者效应也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某个人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他的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人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素材解读:当有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见死不救他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都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适用话题:袖手旁观;法不责众;集体冷漠;指令明确;责任到人;担当意识。

速用示例:读书这么多年,见识过形形色色的班主任,最厉害的,是我们现在的班主任徐老师。徐老师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每次开班会布置工作,总是会明确点出承担这项任务的同学。他经常说“某某同学,这事就你办了,出问题你负责”。有时候,碰到一些急事,又找不到他想找的那个同学,他就会找一个与那个人关系最近的同学,说“某某,你负责传达,出了问题我找你”。班主任如此做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有具体到人,出了事情才能问责,办好了才能奖励。都泛泛地说一通,不会有任何效果”。这就是“责任到人”的处理方式。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给缝衣针穿线的时候,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一个人由于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反而会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砸。这种现象叫“目的颤抖”。

素材解读:越想发好球,手就越容易发抖;越想走好钢丝,脚就越容易颤抖;越想把诗文朗读流畅,舌头就越容易打结;越想看清荧屏,眼皮就越容易乱跳;越想赢,就越容易紧张。何不保持平常心?

适用话题:平常心;顺其自然;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直奔主题;享受过程;淡化结果。

速用示例:我们小区有个卖肉的师傅,人称“一刀准”。无论你要买多少肉,他一刀下去,总是不多不少刚刚好。有个财大气粗的老板不相信,就准备了一万块钱,来找师傅打赌。卖肉的师傅说:“你的钱,你收好,我不跟你打赌;如果你要买肉,你买多少,我砍多少。”老板随便报了一个数字,卖肉师傅一刀下去,骄傲地说:“如果不放心,你拿去称吧。”结果一称,丝毫不差,老板佩服得不得了。卖肉师傅的妻子闻知此事,对老公就有些埋怨:“一万块钱既然唾手可得,你为何不要啊?”你猜他怎么回答?他说:“如果我想赚他那一万块钱,那我很可能就砍不准了!”是啊,这世界上有太多事情,如果你越在乎结果,就越容易出问题。用到我们学习上来,那就是,只要我们每天都在做题,每天都在背单词,每天都在认真听讲,那就不要担心自己的努力有没有效果,会在哪里出效果。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大气一点儿更自信。

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关于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进行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效应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滯。

素材解读: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会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会给集体带来了损失。

适用话题:知人善用;自知之明;福祸相依;明升暗降;明褒实贬;

速用示例:不想当元帅的士兵,难道真的不是好士兵?韩信点兵,可以多多益善,这是被历史证明过的。刘邦将将,可以知人善用,这也是被历史证明过的。如果让韩信去将将,让刘邦去点兵,结果会怎样呢?恐怕结局糟糕透顶。英语棒的同学,未必就能在数学竞赛中获奖;学习成绩优异的,未必就能当好一个班长。所以,当老师的,不要让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去当干部,更不要把当干部当成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否则,很可能出现既耽误学生又贻误班级的事情。推广开去,任何管人的人,都要注意避免陷入彼得原理的陷阱。

(编辑 文 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