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吕承锴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中国唯一一位获得过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来自小豆村的少年,他叫明子,因为生活所迫,拜村中一位手艺很好的木匠三和尚为师。明子跟随他一起进城做木匠活,后来,明子凭着聪明和灵性,掌握了许多木匠的技巧与手艺。靠着日积月累的经验,明子最终独立撑起门户,直到离开三和尚,独挡一面,出师收徒……这本书多处情节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令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在第二十四章,明子的父亲用钱买了一百多只羊,想要冬天养肥之后卖钱,可是小豆村的草因种种原因不够羊吃的了,父亲只好带着羊群翻山越岭来到了几十里开外的一片被当地人称为“天堂草”的草地上。
这群饥渴难耐的羊,面对前方一片高贵诱人的“天堂草”,却始终不肯低下倔强的头。若干天后,它们竟一只接着一只壮烈地死去……后来,明子得出了一个道理:“卑微”的山羊遇上“高贵”的天堂草,无论山羊多么饥饿,也决不会低下头,因为它们不肯吃自己不该吃的东西。
这是一本生动易读、耐人寻味、文笔酣畅、极具立体感的长篇小说。作家曹文轩细致地描写了人们生活的艰辛,深刻表达了主人公明子坎坷的心路历程。
这本小说叙述了一个少年进城打拼的故事,所以内容难免有些许伤感:从明子的师兄黑罐为了给家人治病不惜一切代价,到明子出师时对城里朋友道别时的恋恋不舍;从开头城市秋夜的寂寞,到结尾处借初夏的太阳抒发明子离别时的惆怅,处处体现着曹文轩说过的一句话:“儿童文学需要一点悲情。”
我对这句话同样回味无穷。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曹文轩的故事:他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常常由于经济条件贫寒而饥一顿饱一顿。他们那里的村民最讨厌春夏之交的时候,因为那时头年的粮食吃完了,而來年的粮食还尚未成熟。在这青黄不接的季节,饥饿到极限的时候,甚至有啃石头的欲望。正是如此,作家曹文轩才认为儿童文学中需要一些悲情,而这些悲情并非是负面的,它会让我们理解与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