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方法谈

时间:2024-05-09

丁淑英

小古文虽然篇幅较小,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小古文,可以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近年来教材中小古文篇目的增加,也体现了国家对古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在教学时,教师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初步接受小古文到深入理解小古文,为初高中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能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读写结合,建构运用语文素养

语言的运用不仅包括字、词的搭配,还有基本的句式等,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语言进行表层感知。小古文篇幅小,朗读有韵味,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在不断的朗读中品味小古文的语言,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对于故事性的小古文,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具体感知其主要内容;而对于说理性的小古文,学生则可以在朗读中感悟哲理与智慧。

教师可以鼓励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小古文后进行一定的仿写或续写练习,这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如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可以根据文中“群儿戏于庭”一句,利用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仿写。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小古文时,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扩写杨氏之子的外貌、孔君平的动作和对话以及杨氏之子反驳时的聪明。不论学生写的文字是否有错误,教师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引导,仿写小古文并不是遥不可及。

二、灵活教学,发展提升思维素养

小古文虽然篇幅较小,但教师也应注意方法的灵活性。有些小古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如《司马光》全文只有30个字,但清晰地描写了孩子们玩耍及发生意外并得救的完整过程。在教学“众皆弃去”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句话只有4个字,但描写了群儿在发生意外之时的表现,那他们在逃跑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们会想象有的孩子会哭着跑开,有的孩子甚至在跑的过程中摔了一跤,有的孩子会大声呼救,还有的可能会去找大人……这些想象都是合理的,教师也可以请学生适当地表演这些画面,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

再如《伯牙鼓琴》一文不但描写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情,还描写了伯牙的琴技高超,琴音动人。教师可以适当利用《高山流水》这一乐曲,帮助学生体会伯牙的琴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伯牙除了弹奏高山和流水,还可能会弹奏什么呢?钟子期听了会如何赞美呢?這样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三、对比体验,丰富提高审美素养

在学习《司马光》一文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读过现代文版本,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通过直观的对比感受,体会小古文的语言特点,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活动,还完成了课后练习,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在对比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古文并不难,只要善于对比和思考,小古文比现代文更有趣,小古文可以只有30个字,而现代文则需要更多的篇幅。通过对比,学生能够体会到小古文语言精练、富有情趣的特征。

四、把握精髓,传承理解文化素养

古文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是代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小古文的学习,就是引领学生穿梭历史时光,去了解古人的生活及思想,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教师要利用小古文这一桥梁,搭建学生走向历史的路。

例如《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文生动地表达了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强烈的进取之心和对中国的热爱期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介绍戊戌变法前后的中国,让学生体会梁启超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心胸,并体会如今中国的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总而言之,小古文在小学的教学中应以“激趣”为主,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初高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走入小古文,走入历史,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