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丁丽丽 王治行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新课标中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因此加强班级管理,对于形成优秀班集体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
一、群策群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學生只有感受到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才能乐于接受教师的管理。因此,班级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班级氛围,树立主人翁意识。教师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让学生明白建设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性;组织学生了解、研究本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经民主协商制定班级建设措施,共同制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计划。同时,教师还要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组成班级自治团体,并通过对班干部的培训、交流,使他们成为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起学习和工作的“排头雁”“领头羊”,从而带动全体学生的进步。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板报、节日活动等形式,就本班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从而形成积极的班级舆论环境。积极的舆论环境,能够在无形中激励、强化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家园”的建设。
其次,全体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参与班级氛围的建设。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形式。教学气氛影响着班级氛围,又依赖于班级氛围。不仅是班主任,全体老师都要认识到搞好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服务学生的品质,使学生对每个学科的学习都产生良好的兴趣,从而真正热爱学习,尊重老师,进而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并主动参与班级建设,维护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加强沟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班主任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而乐于接受管理和教育,以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班主任要和学生坐在一起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平等交流来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促使学生主动向班主任倾诉,从而获得安慰以及心理上的平衡,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学生虽然在学习上很努力,但考试成绩并不见起色,他们容易失去自信,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心理。班主任对此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和学生一起讨论,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肯定学生的优点,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唤起他们对成功的向往,并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鼓起勇气,重新振作,勇往直前。
三、善于总结,在活动中反思提高
在班级建设中,反思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必要,特别是班级中的小干部,通过反思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足,从而在后期加以改正。从反思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例如我们班的班长陈同学在反思中就发现,部分小组长不配合班长的工作,常常没有把组员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向班长汇报,甚至出现包庇同学不做作业的现象,以至于某些同学趁机偷懒,经常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教师根据这一反馈,着手进行调查,及时制止了这种现象的蔓延。现在,我班每个星期五下午的第三节课就被定为“师生共同反思日”。
四、加强引导,定期召开班会和家长座谈会
班主任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定期召开班会和家长座谈会,以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班会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可以由班主任组织,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还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和家长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在家的真实表现,以及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引导,制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艰苦重任。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勤于总结,奉献爱心,在掌握有效管理方法的同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对学生一视同仁,真正关心和帮助学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