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黄亚成
语文教学注重读和写,而语文课后作业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对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最大效率地发挥课后作业的巩固提升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的分层设计需要严谨的思考,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分组,然后对于不同组别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并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
一、从日常语文教学出发,进行合理分组
一个分层设计是否优秀主要取决于对象的分组是否合理,为了在语文课后作业中实现科学的分层设计,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去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短板和长处,避免在分层教学中出现部分学生和作业设计不匹配的情况。但是教学任务繁重,部分教师可能没有很多和学生共处的机会,所以教师应和同学们多沟通交流,使自身与学生变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还可以从一些特定的教学时期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例如从期中考试或者课堂测试等教学考查中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来进行评估,或者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回答问题状况当作参考进行评估,教师可以权衡这些因素进行合理分组。
对学生的分组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步,这里列举一些对学生分组的例子以做参考,以期中考试为例,教师在阅卷的时候留意学生的错题情况,有些学生可能语文基础知识较弱,在拼音和词语填空这种题型中失分较多,教师便可以将其归入语文基础知识强化组,有些学生可能阅读理解较弱,在选词填空和小阅读等题型中失分较多,教师可以将其加入阅读理解强化组。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获得反馈,对于一些基础问题存在问题的学生可以归入基础知识强化组。
二、从学生学习能力出发,实现分层教学
在实现了合理分组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短板来进行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要做到全面性,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必须包含基础知识的巩固,常见题型的锻炼和课外知识的拓展等多个环节,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改变每个部分的比重来实现因材施教,简而言之,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必须以全面的课后作业框架为基础,在这一主干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拓展。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控制课后作业的质量,避免一味增加作业的量而忽略了质,防止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降低。
课后作业的设计很需要技巧性,这里提供一些模板以做参考,以上文提到的组别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例如基础知识巩固类的题目可以布置7道必做题、3道选做题,对于上文中所提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组,教师可以规定该组的学生必须完成基础知识类的10道题,其他组别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酌情做題,其他题型同理,例如阅读理解类的题目可以布置3道必做题、2道选做题,除阅读理解强化组的学生只需完成必做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实现课后作业的全面性、科学性,也能做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实现分层教学。
三、从学生学习状态出发,实现动态管理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在不断变化的,对此,教师也要实现动态的教学管理和分组设计,为了动态地调整作业设计,教师可以以学生的作业反馈或者考查反馈为参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时地做出改变。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实现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设计晋升奖励机制,对于一些任务完成出色的学生或者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重新评估其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并给予奖励。
以上文提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组为例,教师可以记录组中学生基础题的完成情况,设计一些任务给该组的学生,例如连续5次基础题全对可以获取晋升机会,并且奖励一些文具,除了晋升以外,教师也要合理设计降级惩罚机制,例如在优秀组中的学生出现明显的成绩下滑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时,教师必须要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情况,调整学生分组,以此来起到提醒作用。这样的课后作业模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实现动态的教学调整,最大化发挥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结语:
分层设计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思维,构建合理分层教学大纲,具备敏锐的眼光,能够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板,具备强大的设计技巧能力,能够最大化发挥因材施教所带来的教学作用,具备长远的目光,构建动态可变的分层教学模式。CB9A1394-2F5E-4AA8-8C73-785AF39F3AE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