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无畏,踽踽独行

时间:2024-05-09

朱易宬

无论多少次看到这幅画,我总会被深深惊艳。

“矛盾与冲突”在这幅画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左上角,赭红色野菊紧紧簇拥,色彩明艳,熊熊如火;剩下大半画面满是鸢尾花——墨蓝、钴蓝、靛蓝,深浅不一,有层次感的蓝带出沉默、压抑之感,充满难以言说的痛苦。而在一片蓝色鸢尾花之中,又有一枝极突兀的白鸢尾,朵大,茎长,花蕊正对前方,成为画面的亮点。这朵花,又恰处在野菊和鸢尾花的交界处,红与蓝,蓝与白,彼此碰撞,互不退让,针锋相对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鸢尾花》的象征意义极强。赭红与蓝,暖色系与冷色系的对比,就是凡·高强烈个性和冷静头脑的反差。创作此画时,凡·高因精神问题被送入圣·雷米疗养院。那里收治的全是十足的疯子,而凡·高不同。他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奔涌,却能保持清醒的思维,在这种长期无法与正常人理性交流的状况下,他心中的挣扎、痛苦被压抑到了极点,只能借画倾吐。野菊在全画中只占极小的一角,这是过往的凡·高,曾经的那种快意已一去不复返,现在的他,像蓝色鸢尾花一样沉默又悲伤,乌云笼罩全身。这幅画就是一种躁动的情绪在对人忧郁地述说,道尽凡·高内心的凄迷茫然。他不再是创作《向日葵》时的热情四射的画家,而成了被幽禁隔绝的“疯子”,不得理解不得救赎,举目望去,天地尽是黑暗。

在这时,他看到了这片鸢尾花中的一抹白色。这枝白色的鸢尾花不是被众星拱月地包围在其中,而是选择像个局外人一样,孤单地悄然独开。它离盛开的画面中重要表现的那片蓝紫色鸢尾花,和后面作映衬的万寿菊都有一段距离——孤寂又带有那么一点刻意的避世。它让我们看到凡·高坚强外表下的彷徨寂寞。这特立独行孤傲的身影,彷徨于躁动和忧郁而前方没有路。像极了此刻的凡·高。

但是,凡·高天性中有不让自己屈服的振作因子,在这种恶劣情况下,他仍能保持画家的本性,坚持去看、去感受、去发现新环境中的美好,所以画中其余的鸢尾花好像是由花和叶子精致编成的纺织品,以相同形状的花、相同形状的叶子、相同的颜色反复出现,而唯有这一枝,纯白无瑕,飽满硕大,投射出惊人的生气,在周围低头折腰的蓝花之中,显得那么挺立、傲人。这就是凡·高,他绝不屈服,绝不把自己染成他人的颜色,绝不舍掉自己的态度。他不在乎自己是否与他人格格不入,而只坚信自我的道路。凡·高曾这样自述:“所谓艺术家,就是包含永无止境的探索的意思。即使我不断地遭受挫折,也不灰心;即使我身心疲惫,哪怕是处于崩溃的边缘,也要正视人生。”悲痛只会暂时停留,前进才是凡·高永远的姿态。

鸢尾花,被认为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这或许也是凡·高的向往。他不愿再被拘束于这一方小天地,而希望进入更大的领域,到巴黎、英国、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去展示他的作品。常年的冷眼和拒绝让他无比渴望赞扬和认同,这株鸢尾花对他来说是一个美好世界的通行证,他要借此唤醒自己的激情,重新投入创作,回归并继续开辟这条道路。

我认为,这幅《鸢尾花》也是凡·高的自画像。野菊是过去的他,白鸢尾是现在的他,热情是他,坚强是他,孤独是他,这是一个多面的、丰富的、生动的凡·高。它比所有的自画像都真实,因为它不拘泥于一点,而是发散的,融合了凡·高的一生,全面展示了这个不凡之人艺术之路上的勇敢、迷失、抗争。这是凡·高对自我内心的审视和刻画。

我相信,画完这幅画后,凡·高更加明白了自己在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他知道自己不被看好,潦倒,多病,困窘,但他坚信自己没有错,只要走下去,一定会有成就。“我的作品是冒着生命危险画的。我的理智已经垮了一半,这都没有什么……一个尽其所能勤勤恳恳地努力干的人,总会成功的!”

纵使前程多险阻,无畏,踽踽独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