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吕日娟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选好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方法,讲究德育分寸的适度,在备课时设计好德育教育的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如何立足农村,深挖语文教材或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因素,是每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一、利用教材,熏陶感染
语文教学中德育有潜移默化的特性,因为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在阅读中感染人,从而对人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因此,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串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教师如何将德育和语文融为一体,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效果呢?一是充分挖掘新课程资源,渗透德育教育。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课程资源都非常丰富,只要善于动手,善于动脑,都能挖掘到涉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题材的内容,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料,渗透德育教育。
二、找对环节,适时教育
语文教学进程中,每个知识点和每个教学环节都有德育的机缘,善于抓,善于挖,就是拓展的好资源。
可以从字、词入手,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中抓住字詞教学,指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和渗透思想教育联系起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设计一些层次性很强的系列问题:先,弄清基本意思,又感悟到字、词的深刻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做到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写字思想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在写字教学中,如果把写字同育人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字形、结构分析中把握写字规律,明白做人的道理。
可以在品味重点词句中渗透德育。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
三、创设情景,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再现情境、创设情景。就是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表演。这样,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就在自己的身边。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来理解课文,加强体会,不仅使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器官,而且笼罩了情感的色彩。
现在的孩子因溺爱养成了诸多不良的习惯。如:自私、待人不诚实、做事不守信、任性、不孝敬父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因此加强少年儿童的行为养成教育尤为重要。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品行,我在教《诚实的孩子》时,让学生将课文排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通过表演,让学生说说看了课本剧懂得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育了学生要做个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人。如在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时,我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不良习惯,利用《清澈的湖水》一文中,抓住“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一句中的重点词“攥”,先让学生做“攥”面包纸的动作,理解“攥”字的含义。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强化实践,活动育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结合教学实际,广泛开展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也是有效的教育途径。例如:学习了《雷锋》一文,可以利用学雷锋活动月,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关爱他人,热爱集体,更好地成长。活动期间,可播放影片《雷锋》,办板报宣传雷锋的事迹,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心灵受到震颤。然后鼓励学生多做好事,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也可以在班级里举行“寻找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活动,激励全班同学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学习,以便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见仁见智吧,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我们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智慧,用真情去激发学生真情,教师的责任感必将促使我们去发现、去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德育方法,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日臻完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