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站得有多高,课堂就能走多远

时间:2024-05-09

吴贝贝

前段时间执教了一节《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评课时,评课老师的几句话引发了我的深思:文字叙述、线段图、算式都是用来表达题意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文字表述时不同的语言之间需要翻译才可沟通,而线段图和算式则是一种通用语,只是更加简洁,更加抽象。学生由文字画出线段图,然后列出算式的过程其实是学生语言思维发展的过程。既然这三种表现形式都在说明一件事,那么它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应该怎样引导?课堂中又应如何把握、处理呢?听了这番话,我才发现我的课堂中并没有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没有学生思维的提升,这节课好像少了些什么。

数学知识是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与知识间看似不接近,其实它们之间却有着紧密的联系。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作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研读教材

在研读教材时,要善于找知识的“根”在哪儿。它和前后知识的联系,这节课知识的“生长点”在哪儿,这节课我想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要做到这些,教师需先站在一个思维的高度上,才能起到好的引导作用,比如:在讲《分数乘整数》前,我先制定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分数乘整数的算理与整数乘法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这节课知识的“根”就是整数乘法,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列出算式×4之后,我并没有直接讲算法,而是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说出×4的含义,再让学生独立解决,交流算的过程和方法。重点针对4为什么要乘在分子上展开交流。要想让学生的思维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教师的思维得先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

二、制订目标

教学目标指出了一节课前进的方向,有了好的教学目标,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好的教学目标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要分层设计。

在制订目标时,我们要站在一个总体的角度而不是这节课的角度,制订目标时要联系前后知识,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比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学目标中往往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感知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而忽略了学生思维的过渡。我们应该结合教材在制定目标时想到,要让学生感知可以几个一组地分,最多可以几个一组地分。这个数与我们将要学习的除法算式之间有何联系,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加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课堂机智

每节课都是真实的课堂、生成的课堂,无论我们课前预设的多好,都无法避免课堂上随时出现的“突发”状况。所以,课堂上如何巧妙地应对这些“突发”状况,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教学机制。而想要灵活地应对“突发”状况,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心理素质。另外,我们也要根据课堂上的变化而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计划。

记得我在讲《平行与垂直》时,课前预设是想引导学生得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平行和相交,再研究平行的关系,最后研究相交里面的特殊情况——垂直。可是在课堂上,我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时,有的学生答出了“垂直”,所以我的计划被打乱了,我重新调整了我的计划,问学生:“你们认为呢?”就这样,我把这个“球”又踢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既然已经有学生提到了“垂直”,所以我就提了一句:“我们先研究平行,再研究垂直。”就这样,随着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我的计划也在发生着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善于偏离计划以至完全改变计划,这并不是不尊重计划,而恰恰是出于对计划的尊重。所谓创造性,绝不意味着教学过程是一种不可捉摸的,服从于灵感的,不可预见的东西。恰恰相反。只有精细的预见到并且研究过教育过程的许多事实和规律性的相互依存性,才能使真正的教学能手当机立断地改变计划。”当然,这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智慧。

人们总说:站得高,望得远。只有自己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在課堂上做一名好的引导者、组织者,才能让课堂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