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张山
利用假期时间我阅读了《“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一书,收获颇多,书中众多理论对我的影响很大,也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每当想到我与新基础教育的那些事,也总是感慨万分。
在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之前,撰写教案时,我会写下上课时要讲的每一句话,精心的设计出课上要提问的每一个问题,并提前预设好标准答案以及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在上课的过程中便按部就班的来。但是,教案是可以预先设计的,而人的思维却是不断变化的。
叶澜教授曾经提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在教案的设计上更多的要求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然而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的思绪飞扬,使师生的互动更加积极,以便擦出创造的火花。
“新基础”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模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便是要求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刚开始我对于这个教育理念的理解仅仅是片面的。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给学生补充一些拓展知识,或者在学习完这节课的内容之后进行适当的迁移训练,并尽可能的选择学生身边的例子,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从而达到递进式的提升,多方位的巩固。但是,“新基础”所追求的层次递进关系不单单是这样的。它追求的是整个知识结构的内在层次关系和學生认识成长顺序的层次递进。只有平面拓展,没有递进式提升的教学过程也不能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对于地理而言,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与当地的景观、经济的发展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除此之前,每个区域的学习也不完全是独立的,大区域的学习中蕴含着小区域,小区域的学习中又不断的细化着大区域。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深入的去挖掘教材,整合知识,不断地完善、整合自己脑海中的地理框架。
研讨课让我进一步的走近了“新基础”教育。3月22日,围绕“新基础教育”基本理念下如何高效率地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开始了。在此次活动中,我讲授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一课,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愿意挑战自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师生共同乘坐和谐号动车去长江三角洲看看,通过呈现大量的地图资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从而掌握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归纳该地区优越的发展条件。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最后通过“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环节,分析淄河在临淄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以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感受生活中的地理。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去展示,只在适当的时候做恰当的点拨。学生们一步一步地走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台阶”上,既放手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备课预设的思路之上,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重视学生的发展规律,使学生敢于质疑、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框架,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课堂也会因生成而变得更加美丽。
在不断的反思和重建过程中,也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新基础”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可以不断地完善自我。
虽然,我执教的这一堂课并不那么优秀,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我会坚持下去。
“新基础教育”让我的教学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也让我知道理想和现实其实并不遥远,只要我们不断的勇往直前,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是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就能在这里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